2016年1月18日下午,当“布衣大师”张文勋教授踏进“梅贻琦旧居”的这一刻时,是一个新的缘起,就注定一个隔断了半世纪多的国学艺术交流再次联接起来,从梅贻琦_刘文典_张文勋,使这种国学思想和精神得到传承与延续,也让“梅贻琦旧居”重点国学、艺术交流之灯。
梅贻琦先生(1889_1962年)
梅贻琦(1889.12.29-1962.5.19),字月涵,祖籍江苏武进,祖先于明成祖时由江南迁居北京,后于天津落籍,为梅曾臣长子。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1914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西南联大校长,。1955年,在台湾新竹创建清华大学并任校长。
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期间,奠定了清华的校格,为清华大学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期间,对师资人才进行严格遴选和延聘,推行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他与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张文勋教授
张文勋教授(1926年生),师承国学大师刘文典,也是刘文典先生唯一还在世的弟子。今年90高龄的他学养深厚,诗、词、文俱佳,文、史、哲皆通,儒、道、佛兼修,在当代学术界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文心雕龙》的权威专家,云南省文史馆名誉馆长,云南大学知名教授,是云南教育界和学术界堪称的一座丰碑,是学界众望所归的尊长,德高望重的泰斗,被世人称为“布衣大师”。
张文勋教授在梅贻琦旧居与艺术茶馆管理者合影
位于昆明五华区春城慧谷二期小区中心的昌泰艺术茶馆“梅贻琦旧居”,原来只是一栋简单的二层四合院民房,在抗战时期,一楼左头房曾是梅贻琦先生生活起居了几年的卧室。四合院也是梅先生与众多学者友人在此茗茶饮酒、谈天说地,治学交流的小天地。与他共住此处的尚有朱自清、杨武之等14位近代大学者、国家院士。自从梅先生离开昆明后,再次论为民居,堙没于城市的边缘。近年被列入昆明市文物保护单位,直到去年重新依旧修复,至半月前对外开放,成为昌泰艺术馆时,使它又再次成为一个以国学、艺术、茶文化交流的中心地方。
只要有过深厚文化历史底蕴的地方,总会让人追寻它的踪迹,感受它的心灵召唤,去挖掘它的遗留下的痕迹,追忆他们的行踪,去传承他们的精神与思想。
往往这一刻的到来,需要的是一个大因缘的和合,一次时机的契入,一位重要人物的出现。就好像一座被人遗忘的金库,需要一把可以开启它的锁匙一样重要。
而今天,张文勋教授的到来,正是这半世纪以来,在“梅贻琦旧居”,以梅贻琦先生为中心的国学交流之火再次由张文勋教授点燃,会使这里成为众多文人墨客聚会交流的新起点。
下午3点多,张文勋教授第一次踏进了梅贻琦旧居。在一楼正堂上挂有印严书法家书写的梅贻琦先生为清华大学撰的校训;“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右侧室挂有诸多西南联大时,任教的各大名家学者们旧照。
这些旧照,让张老眼前一亮,坐下来一边喝茶,一边聊起了与照片中的某些大师们交流的往事,也沟起了张老对国学大师刘文典的追忆,这才让大家发现诸多旧照中遗漏了刘文典的照片,并决定要把这位敢于与蒋介石抵触的传奇大学者旧照补上。
张老对能把“梅贻琦旧居”设计为一个与国学艺术交流的场地大赞一番后,也给予了许多关于如何传承国学文化的建议。
张文勋教授为梅贻琦旧居题书“国学之基”墨宝
在参观完二楼后,张老为“梅贻琦旧居”题写了“国学之基”墨宝,作为国学艺术交流、茶道会友的一个好缘起及鼓励。并对“梅贻琦旧居”寄予很大的希望,期望它将来成为一个真正文人名士交流的地方,也表示以后常与一些老朋友可以来这里作文人雅聚。
虽然是张老的一次随兴光临,却对于“梅贻琦旧居”来讲,是一次大师与大师们的神交,是“当代云南国学泰斗”张文勋教授来到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旧居,对已故的一代学人梅贻琦、陈寅恪、刘文典、朱自清等诸多国学大师、前辈们的一次心灵对话,也是对前辈们严谨冶学,人格精神追求的态度能继续传承下去,作了一个好的缘起,让“梅贻琦旧居”将来成为国学艺术交流之家,铺设了国学新基的第一块砖。
在此邀请各界高士名流们会聚于此,让梅贻琦先生的“以术弘德,以德育人”的国学精神能继续传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