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小青柑
“新会柑”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果皮经陈化就成为著名的“新会陈皮”。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自古及今,就以“广陈皮”为最著称。小青柑指生理未成熟时(通常指农历立秋至寒露)采收的果实。这个时段的柑果称之为小青柑。经过六个月的生长,嫩绿的小青柑逐渐长成了,果皮厚实,油包饱满,浑身发出青涩的果香,香甜浓郁。小青柑个头小,发油含量最丰富,微涩带酸,茶中果味较浓,清甜回甘,青皮里的油酮类物质最丰富。加工难度大,药性强,每年只加工一次,数量极少,极其珍贵。采用宫廷陈普洱熟茶作为配料,经过选果、剪果、洗果、挖果、冲洗到凉干、填茶、制作、包装等十多道工序而成。风晒干的柑桔,散发出淡淡的桔子清香。
新会柑有五个核心产区:茶坑,天马,东甲,西甲,梅江。以上五地的附近一带,处咸水和淡水交界,两岸为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有机质丰富,灌溉用水是海水成分和淡水混合的特殊水质,加上三山环抱的天然屏障,使核心产区的新会柑的品质是其它产区无可比拟。
七月果,果形较小,柑皮内含物质柑油含量相较多一些,柑香味足够,但是填茶量减少使茶味稍淡,影响柑茶融合度。八月果,果形较大,内含物质有机物含量相较多,滋味更加饱满厚实,填茶量适中,柑茶融合度较好。雨前、雨后影响柑皮含水量及有机物成分的比例。雨前果有机物含量相对比例大,小青柑口感相对比较香甜,而雨后果含水量增大,致使小青柑苦涩味较重。
工艺的选择:小青柑选用未成熟的新会柑,其酸涩味较重,故要进行杀青工艺,暂时抑制酶的活性,降低小青柑的酸涩度。杀青有两种不同的工艺:蒸青与烘青,两种杀青方式均可,烘青操作更容易控制,一般批量生产为保证工艺稳定性多选用烘青技术。
小青柑为了长期保存需要进行脱水步骤,脱水有生晒与直烘两种方式,晒果使得柑油味更厚,口感相对更好,但是新会七八月份为多雨季节,晒果不能满足大批量生产要求,一般生产厂家多选用直烘技术,适当辅以短时间生晒。低温烘焙使花香味显著,高温烘焙柑油香重,不同茶友对不同香型喜好不同,小编觉得柑香更清新、更浓郁、更持久些。除此之外,低温烘使得后期柑皮物质转化更趋向于陈皮的转化,也就是说陈化后的小青柑柑皮,滋味更接近于正宗陈皮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