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学过一篇课文叫《难忘的泼水节》,讲述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州与傣族同胞共度泼水节的温情故事。自那时起,西双版纳就像一个梦,大象、孔雀、凤凰花、热带雨林...这些五彩斑斓的意象开始在我的脑海里萦绕。
渐渐长大以后,我开始明白,许多美丽是经不起就近打量的,怕幼时的梦碎,我从不敢前往这片自幼神往的“孔雀之乡”。直到做了普洱茶,我们不可违拒地走进了她的秘境——勐海,我开始深深为之迷恋。
到了版纳才发现,只要稍微大一点的傣族村寨都会有一个佛寺,这是精神与信仰的象征,是身心向往之地,这与西方和中东地区信奉基督教或伊斯兰教是一样的,那里稍大的村镇也必定有一个基督教堂或清真寺。在尖顶指向苍穹的美丽建筑四周,才是围拢在一起的世俗生活。在勐海安安心心住下来,不久你就会发现,是否有这样一个尖顶指向苍穹,生活将大为不同。
傣族人家,许多男孩在7岁左右必须剃度出家几年,住到佛寺里。虽然他们将来大半还是要做世俗营生,但这种少年经历是极其重要的,这是早早开始的心灵洗涤。前些时日有次晚上与超哥同桌吃饭,超哥说起勐海的人人事事,总结起来就是“那里的人们是发自内心的快乐,不管贫穷或富裕”,我想,这种性格的养成大抵与佛寺有些干系的。
傣族人佛事活动频繁,无一例外是为了心灵的洗涤。或许,一个人和一个民族时常经历心灵的洗涤,远比身体的洗涤更为重要。在过去,内陆广大农村和城镇由于或限于生活或限于条件,做到每天或每周都能进行身体洗涤是很难的,现在有了洗浴的条件,可是心灵的洗涤一年里会有多少次?一次?两次?如果连一次都没有,这种生活就有些危险了。
从这个角度讲,傣族兄弟真是令人羡慕,羡慕他们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记忆中只遇到过一次盛大的佛事活动,是在景洪的总佛寺。身着鲜丽服饰的队伍绕寺行进,伴着节奏分明的音乐。队伍最前面是几排僧人,后边是手捧绵帛锦缎的男女老幼,再就是边走边舞的美丽傣族少女。少女们身着盛装,右鬓佩戴一串鲜花,舞姿简洁典雅,只有手和两臂在重复同一动作。
我久久地站立一旁,我知道这不是表演,而是传统的延续,是从久远的时代开始的一个仪式,并将永久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