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茶叶的发酵程度区别

2020-01-24 


1.绿茶 绿茶为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

2.黄茶 黄茶为微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

3.西湖龙井 白茶为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5~10%),

4.青茶 青茶(乌龙茶)为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

5.红茶 红茶为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70~90%),

6.黑茶 黑茶为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

六大茶类的发酵程度

绿茶(不发酵) 黄茶(10-20%发酵度) 白茶(20-30%发酵度) 青茶(30-60%发酵度) 红茶(80-90%发酵度) 黑茶(100%发酵度)

不发酵茶与发酵茶的功效

较多保留茶叶内天然物质,有消炎、杀菌、抗衰老功效,但相比不发酵茶,对肠胃有一定刺激性。

茶性更温和,对肠胃没有太大刺激性,有养胃、调节三高功效;但抗氧化物质有相应的损失。

发酵茶好还是不发酵茶好

发酵茶是指在茶叶制作中经过发酵工序制作而成茶,可以分为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和后发酵茶。(乌龙茶为半发酵、红茶为全发酵) 发酵茶具有暖胃、调节人体血脂、血糖、助消化等功效。

不发酵茶,即是绿茶,没有经过发酵工序,较多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具有抗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特殊功效。

发酵茶与不发酵茶各有特色,主要还是依据自身特点。

乌龙茶的发酵度是多少?

发酵,是指茶青(茶鲜叶)和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产生的氧化反应,发酵度就是茶叶氧化的程度。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乌龙茶可分为:

①轻发酵茶,发酵程度为10%~30%,代表品种如文山包种茶。

②中发酵茶,发酵程度为30%~50%,代表品种如铁观音、黄金桂。

③重发酵茶,发酵程度为50%~70%,代表品种如大红袍、东方美人茶。

红茶的发酵时间和温度

发酵的主要条件有温度、湿度、通气(供氧)、时间等。

(1)发酵温度,室温一般掌握在22-30℃。

(2)湿度,发酵室相对湿度要求达到90%以上,越高越好。

(3)通气,因发酵中需消耗大量氧气,发酵室必须保持良好的通气条件。

(4)摊叶厚度,根据叶子老嫩、揉捻程度、气温高低等因素而定,一般嫩叶宜薄摊,老叶宜厚摊。摊叶薄厚还需看温湿度,以云南的气温看,建议厚度增加到25厘米左右,隔两个小时用手感受发酵叶中心温度,感觉稍烫手(超过体温)就需翻叶一次,再继续发酵。

(5)发酵时间,发酵时间一般从揉捻开始计算。用发酵箱加温加湿一般需2-4h达到,但实际加工中一般是4-6h,2-4h很难达到发酵适度。

轻发酵熟茶的特点是什么

轻发酵熟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甘、甜、活、润四个字。

甘,即回甘;甜,即口感中感觉到的甜感;润,指的是茶汤润滑。“活”则偏重于个人感受,比如茶汤入口感受到茶性,即在口腔里的张力,给人的力量感等一系列感受。

所谓活性,指的是优质原料、良好工艺和正确仓储结合下的一个综合反映,代表着普洱熟茶的品质提升空间,重点表现为熟茶的后期转化和存储价值。

而轻发酵熟茶活性强,能够满足茶叶品饮和收藏的双重价值,所以更受青睐和欢迎。

轻发酵的乌龙茶有哪些

轻度发酵乌龙茶以文山包种茶、清香型铁观音为代表。文山包种茶发酵程度在乌龙茶中为最轻,约8%—10%。焙火亦轻,比较起来更接近绿茶,在乌龙茶中别树一帜。

清香型铁观音属于流行性的轻发酵乌龙茶,发酵程度15%—20%。“清汤绿水”就是清香型铁观音的代表特性。

比起福建传统“绿叶红镶边”的乌龙茶,“清香型”乌龙茶具有明显的“三绿”特点:即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冲泡后香气清香持久,茶汤明亮见底,入口生津,落喉甘滑,韵味强,嫩香回甘。

半发酵茶有哪些

(1)轻发酵茶,是指不经过发酵过程的茶。因为制作过程不经过发酵,所以气味天然、清香爽口、茶色翠绿。例如白茶、武夷、水仙、文山包种茶、冻顶茶、松柏长青茶、铁观音、宜兰包种、南港包种、明德茶、香片、茉莉花茶等。

(2)重发酵茶,指乌龙茶。真正的“乌龙茶”是东方美人茶,即白毫乌龙茶,然而俗称的乌龙茶已经混淆。

什么是发酵茶

“发酵”这一过程更像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也许更应该被称作“生物氧化”。茶叶的“生物氧化“是细胞壁破损后,存在于细胞壁中的氧化酶类促进儿茶素类进行的一系列的氧化过程。

在茶叶的细胞里,儿茶素类存在于细胞液中,而氧化酶主要则存在于细胞壁中,而非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中,所以需要使细胞壁破损。这也自然解释了“发酵”茶需要揉捻的原因。

根据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的不同,也就区分了“全发酵茶”、“半发酵茶”、“轻发酵茶”。在红茶中,多酚类氧化程度很高,则称之“全发酵”;乌龙茶中多酚类的氧化程度约一半左右,则被称为“半发酵”。

相关标签:茶叶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