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庐山云雾茶和黄山毛峰的产地及其环境

2020-06-24 

庐山云雾茶和黄山毛峰的产地及其环境分别是:

庐山云雾茶的产地及其环境

产区分布

庐山云雾茶产于江西省庐山。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北临长江、南倚鄱阳湖;群峰挺秀,林木茂密,泉水涌流,雾气蒸腾。在这种氛围中艺植熏制的“庐山云雾茶”,素有“色香幽细比兰花”之喻。

庐山云雾茶树叶生长期长,所含有益成分高,茶生物碱、维生素C的含量都高于一般茶叶。它芽壮叶肥、白毫显露,色翠汤清,滋味浓厚,香幽如兰。

气候特征

庐山云雾茶的主要茶区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含鄱口、五老峰、汉阳峰、小天池、仙人洞等地,这里由于江湖水汽蒸腾而形成云雾,常见云海茫茫,一年中有雾的日子可达195天之多。由于这里升温比较迟缓,因此茶树萌发多在谷雨后,即4月下旬至5月初。又由于萌芽期正值雾日最多之时,因此造就了云雾茶的独特品质。

庐山北临长江,东毗鄱阳湖,平地拔起,峡谷深幽。由于江湖水汽蒸腾而成云雾,常见云海茫茫,年雾日195天之多。由于高升温迟缓,候期迟,茶树萌发须在谷雨后,4月下旬至5月初。

萌芽期正值雾日最多之时,造就云雾茶独特品质。尤其是五老峰与汉阳峰之间,终日云雾不散,所产之茶为最佳。由于天候条件,云雾茶比其它茶采摘时间晚,一般在谷雨后至立夏之间方开始采摘。

庐山雨量充沛,降水蒸发也形成了大量的水蒸气,因此庐山的水蒸气特别充足,尤其是在春季时特别突出。二是庐山多沟壑涧谷,水汽在其中不易扩散。三是气温多变,庐山属于亚热带湿润山地气候,四季分明,昼夜不同季节,或者同一季节的不同月份,气温常常多变。

水汽充足而且相对集中,当气温下降时水汽就凝结成雾,这就必然造成庐山多雾。庐山平均每年多雾的天数达192天,最多的是五月达到了21天,少雾的五月份也有13天。

高山茶园气候温和,一年四季温度变化小,昼夜温差大,早晚凉,中午热,白天温度较高,能制造较多的有机物,夜晚温度较低,因呼吸作用减弱,降低了有机物质的消耗,糖类的缩合困难,纤维素不易形成,这就有利于茶叶中有机物的积累,提高氨基酸、咖啡碱、芳香油等有效成份的含量,因而茶叶嫩度高、品质好。

黄山毛峰的产地及其环境

黄山毛峰茶产于黄山风景区和毗邻的汤口、充川、岗村、芳村、扬村、长潭一带,其中桃花峰、云谷寺、慈光阁、钓桥庵、岗村、充川等。

黄山风景区境内海拨700~800米的桃花峰、紫云峰、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一带为特级黄山毛峰的主产地。风景区外周的汤口、岗村、杨村、芳村也是黄山毛峰的重要产区,历史上曾称之为黄山“四大名家”。

黄山毛峰生长在北纬30°08的位置。该区地质地貌、物种矿藏、水文气候等多样复杂,地球上神秘现象也比较集中、自然和人文景观密集的区域。位于亚热带和温带的过度地带,降水相对比较丰沛,植物茂盛。

黄山,除了具备一般茶区的气候湿润、土壤松软、排水通畅等自然条件外,还兼有山高谷深,溪多泉清湿度大,岩峭坡陡能蔽日,林木葱茏水土好等自身特点。在这样的自然条件里,很适合茶树生长,因而叶肥汁多,经久耐泡。加上黄山遍生兰花,采茶之际,正值山花烂漫,花香的熏染,使黄山茶叶格外清香,风味独具。

综上,庐山云雾茶和黄山毛峰的产地,海拔差不多,但气候等不同。

黄山毛峰简介

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绿茶中的珍品,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因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取名为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不同等级茶评

特级:

形状:

形似雀舌、芽头肥壮白毫显露、有金黄片、匀齐

色泽:

色如象牙、鱼叶金黄

汤色:

嫩绿清澈鲜亮

香气:

嫩绿馥郁持久

滋味:

鲜醇爽回甘

叶底:

嫩黄、鲜活、匀亮

一级:

形状:

条微卷、芽叶肥壮、隐毫、匀齐

色泽:

绿润

汤色:

嫩黄绿亮

香气:

清香

滋味:

鲜醇

叶底:

较嫩匀、黄绿亮

二级:

形状:

条微卷、芽叶较肥壮、显芽毫、较匀整

色泽:

较绿润

汤色:

黄绿亮

香气:

清香

滋味:

醇厚

叶底:

尚嫩匀、黄绿亮



庐山云雾简介

庐山云雾茶被列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茶”之一,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闻名于世。由于庐山地势峻拔,林木茂盛,清泉涌流,云雾蒸腾,在这种环境中生长的庐山云雾茶,便有了“色香幽细比兰花”之誉。

庐山云雾不同等级茶评

特级:

形状:

紧系显锋苗、匀齐、洁净

色泽:

绿润

汤色:

嫩绿明亮

香气:

清香持久

滋味:

鲜醇回甘

叶底:

细嫩匀整

一级:

形状:

紧系显锋苗、匀齐、净

色泽:

尚绿润

汤色:

绿明亮

香气:

清香

滋味:

醇厚

叶底:

嫩匀

二级:

形状:

紧实、匀整

色泽:

绿

汤色:

绿尚亮

香气:

清香(淡)

滋味:

醇厚

叶底: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