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时期。白茶不同于大多数中国其它茶叶,属微发酵茶,由古代中国茶农多年经验制作的传统名茶。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制作工艺也与传统茶叶不同,少了杀青与与揉捻步骤,采摘后,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武汉新洲旧街、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
白茶-白毫银针
白茶-白牡丹
白茶-贡梅
白茶-寿眉
白茶-金花白茶
白茶-月光白茶
白牡丹茶,福建省历史名茶,属于白茶茶品,因其制成的茶品犹如花朵一般,因此得名为白牡丹。白牡丹茶是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为原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茶叶,当然的,也是一种功效众多的茶叶,具体的介绍如下!
白牡丹茶的功效
1、退热祛暑
白牡丹白茶含有丰富的多种氨基酸,其性寒凉,具有退热祛暑解毒之功效。在产区内夏季啜一杯白牡丹茶水,很少会中暑,因此白牡丹是当地茶农夏季必备的白茶之一。
2、杀菌固齿
白牡丹白茶的杀菌效果也要强过绿茶,据研究把白茶放入牙膏里,再涂在有细菌的实验台上。实验证明,混合有白茶的牙膏,杀菌能力显著增强。
3、保护眼睛
白牡丹白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能迅速转化为维生素A,可预防夜盲症与干眼病,尤其是少年儿童更应该提倡多喝白茶,有利于保护眼睛,健康身体。
4、促进血糖平衡
白牡丹白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活性酶,长期饮用白茶可以显著提高人体内脂酶活性,促进脂肪分解代谢,分解体内血液中多余的糖份,促进血糖平衡。
白牡丹茶冲泡方法
1、杯泡法
想要白牡丹茶冲泡的好喝,可以采用的第一种冲泡方法为杯泡法,即选用玻璃杯。那么采用杯泡法比较适合少人饮用的情况,适宜各种材质的杯具,但选用玻璃杯为最适宜。取大概5克的白牡丹茶,然后倒入90度的开水先把白牡丹茶浸湿润,闻香,再用沸腾的开水直接冲泡即可。
2、盖泡法
想要白牡丹茶冲泡得好喝,可以采用的第二种冲泡方法为盖泡法,即选用盖碗。盖泡法主要的冲泡步骤与杯泡法大同小异,只不过是采的量与杯泡法不一样,采用盖泡法只需采3克的白牡丹茶倒放盖碗中,同样倒入90度的开水泡湿浸润白牡丹茶,第一次泡的时候45秒左右即可以饮用,之后的每泡大概65秒左右。
3、壶泡法
想要白牡丹茶冲泡得好喝,可以采用的第三种冲泡方法为壶泡法,即选用茶壶。因为采用的是壶具进行冲泡,所以要采的白牡丹茶取7克到10克,先用90度的开水把白牡丹茶湿润,然后倒入100度的开水进行闷泡,45秒到60秒就可以饮用,此时已可以闻到白牡丹茶香四扬了。
4、大壶泡法
想要白牡丹茶冲泡得好喝,可以采用的第四种冲泡方法为大壶泡法,即选用大茶壶。用大壶泡法同样取7到10克的白牡丹茶,直接倒入90度到100度的开水进行冲泡即可,喝完直接加开水,就可以从早喝到晚了,味道十分甘甜纯香。
喝白牡丹茶的禁忌
1、白牡丹茶虽然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也有不太适宜饮用的人群。一般来说,肾虚体弱者、心动过快的心脏病人、严重高血压患者、严重便秘者、严重神经衰弱者、缺铁性贫血者都不宜喝很浓的白牡丹茶。
2、白牡丹茶不宜空腹的时候饮用,这样对肠胃的健康是不利的。相信这个稍微懂茶的人都是知道的,空腹喝茶会形成肠胃的正常运作下降,严重情况还会导致营养不良。
3、老年人喝白牡丹茶一定要适量,虽然说白牡丹的保健效果是很好的,但需要把握好饮用量,一般每人每天只要5克就足够,不宜喝太多,避免造成“物极必反”,起不到保健的作用。
白牡丹茶制作工艺
对于白牡丹茶茶叶的采摘来说,一般可以分为春、夏、秋三个季节进行,其中主要集中在春季进行采摘和制作。春茶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
白牡丹茶是经过萎凋、烘焙、拣剔、复火等工序制作而成。其中凋萎这一步对于白牡丹茶来说是很关键的,根据季节的不同采用的凋萎方式也不一样,在天气还不错不是很高温的时候采用室内自然萎凋或复式萎凋的方式。
在制作差不多时,将制作的茶叶中的茶梗、残叶、杂质等挑拣出来剔除掉,然后进行烘焙,烘焙时要注意控制火的温度。带茶叶中的含水量降到很低的时候,就可以乘热将茶叶装箱,这样可以很好的保持白牡丹茶叶的茶香。
综上所述,随着福鼎白茶的渐渐崛起,福鼎白茶清新淡雅的口感、显著的功效以及收藏的价值也受到国内茶友的喜爱,现在的白茶不仅墙外香,墙内也香,伴随着“闽茶海丝行”等大型活动的举办,品品香带领着福鼎白茶走进更加广阔的市场,让更多的人因这一杯白茶获得健康、美好生活!
白牡丹简介
白牡丹是中国福建历史名茶,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或二叶制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不同等级茶评
特级:
形状:
叶抱芽、芽叶连枝、叶缘垂卷、芽肥壮、显毫、匀整
色泽:
毫芽银白、叶面灰绿、叶背有白茸毛、灰绿透银白色
汤色:
浅杏黄明亮
香气:
鲜嫩清纯、毫香明显
滋味:
清鲜醇爽、毫味显
叶底:
毫芽肥嫩、叶张嫩、芽叶连枝、色淡绿、叶梗和叶脉微红、叶底明亮
一级:
形状:
芽叶连枝、叶缘垂卷、毫芽显、叶张均匀、尚匀整、有破张
色泽:
毫芽银白、页面灰绿或暗绿、部分叶背有白茸毛、有嫩绿片
汤色:
黄明亮
香气:
清鲜、有毫香
滋味:
尚清鲜、有毫味
叶底:
毫芽稍多、叶张嫩、尚完整、叶脉微红、叶底尚明亮
二级:
形状:
部分芽叶连枝、有毫芽、叶张尚嫩、破张稍多、有少量嫩绿片和轻片
色泽:
叶面暗绿、稍带少量黄绿叶或暗褐叶
汤色:
黄尚亮
香气:
尚清鲜、略有毫香
滋味:
醇和
叶底:
稍有毫芽、叶张尚软、叶脉稍红、有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