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时期。白茶不同于大多数中国其它茶叶,属微发酵茶,由古代中国茶农多年经验制作的传统名茶。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制作工艺也与传统茶叶不同,少了杀青与与揉捻步骤,采摘后,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武汉新洲旧街、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
白茶-白毫银针
白茶-白牡丹
白茶-贡梅
白茶-寿眉
白茶-金花白茶
白茶-月光白茶
老白茶能煮几次,也是由茶本身的内质决定。毫无疑问,内质丰富的老白茶,会比内质不足的老白茶更耐煮,所能煮茶的次数也更多。
老白茶煮几遍?
老白茶能煮几次这主要是看老白茶本身的品质以及煮茶的方法。品质好的老白茶,内在物质充足而丰富,稍微注意煮茶技巧,煮个三五次毫无压力,若是从干茶开始煮茶,甚至还能很足7-8次。
老白茶耐不耐煮和这些因素有关!
茶园的生长环境
老白茶的内质丰富,是新茶风格的延续。追本溯源,茶的品质要好,还是由茶园的生长环境决定。如在茶圈广受欢迎的高山茶,就是茶园环境好的产物。
1.茶园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有机物积累丰富
生活的常识告诉我们:海拔高的地方,温度低。地理学上给出了专业的数据,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温度不太高的环境,能够有利于一些含氮物质的积累,不会导致氨基酸被大量分解,从而保持鲜爽感。同时,高山地区还有昼夜温差大的特色。白天,茶树在太阳光之下进行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之下,能够不断生产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会被储存在叶片内。到了晚上,茶树改成呼吸作用,在呼吸所用过程中,会消耗白天产生的能量。但因为高山地区气温低,茶树的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的消耗变少。生产大于消耗,有机物被大量留存下来,这些有机物就包括氨基酸、茶多糖、茶多酚、咖啡碱物质,这些多了之后,自然能为茶叶提供较多的营养物质,能够奠定茶耐泡、耐煮的特点。
2.茶园海拔高,云雾缭绕,含氮化合物含量高
在高山茶园,常年会有云雾缭绕,这些云雾,是天然的保护屏障,有了这层雾气的存在,可以过滤对茶树无用的光线,留下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光线。当阳光接触地表,紫外线被水蒸气反射,更多红橙光的进入,为茶树合成生长要素(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打下了坚实基础。
3.茶园土壤疏松,茶树扎根深,汲取营养物多
高山地区多以腐质砂石土壤为主,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酸度适宜。植被繁茂,枯枝落叶多,地面形成一层厚厚的覆盖物,这不但让土壤质地疏松,有机质和矿物质丰富,且茶树在这种生态环境下,生长旺盛,芽叶肥壮,内含物也很丰富。在这一系列外界的条件的综合作用下,会让茶树变得更耐煮。
茶能煮几次,三分靠技巧!
煮茶时我们会发现:同一款茶,在不同人的手上,香气、口感都完全不一样,就连煮茶的次数,差别都很大。张三煮的是老茶寿眉饼,准三年的,一壶能煮上七八次,一个人自己能喝上一整天。李四买的与张三是同款,同样是用煮茶法,茶却只能煮三壶,勉强煮第四壶,但香气和口感都属于强弩之末,实在是乏善可陈。排除了茶原料因素的影响,煮茶次数能有如此大差距的,在于煮茶方式。在煮茶过程中,会影响煮茶因素的有以下三点:
1.茶水比例
茶水比例,即投茶量和注水量的比例。如400毫升水,搭配2克茶。与1000毫升水,搭配2克茶,在相同的煮茶时长下,耐煮程度也不同。在相同投茶量之下,水量少的,自然要比水量多的煮茶次数多。茶水比例,要严格控制。
2.投茶顺序
茶耐煮与否,与投茶顺序有关。相同茶水比例下,沸水投茶会比冷水投茶更耐煮。沸水投茶后,茶与水共同达到沸腾状态,电源关闭即可。这个过程,可能内在物质只要释放30%足够,要是从冷水开始投茶,茶水接触时间长,茶的内在物质释放度,可能就释放了60%之多。对比之下,茶的耐煮性就变差了。
3.续水方式
续水方式,也会影响白茶的煮茶次数。如倾倒茶汤时,没有将茶汤全部倾倒干净,留下30%的茶汤,而后再续水至原来的高度,这种做法我们称之为留母汤。留母汤,会让茶也变得耐煮些。要是茶的续水前没有留下母汤,相当于让茶重新释放物质,一切从零开始。此时内在物质释放多,茶自然会变得不耐煮。
细节决定一款茶的耐煮度!掌握这些,再也不用担心自己选购的老白茶不耐煮了!
老白茶,又名白金茶,即贮存多年的白茶,其中的“多年”是指在一个合理的保质期内,比如10~20年。白茶在多年的存放过程中,茶叶内部成分缓慢地发生着变化,香气成分逐渐挥发、汤色逐渐变红、滋味变得醇和,茶性也逐渐由凉转温。
且存放时间越长,滋味也越醇和,其药用价值和品饮价值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