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银针可以煮着喝,适合煮着喝的白茶,必然要满足一个前提条件——年份足。陈化的时间不低于一年。年份越老的茶,越适合煮着喝,有年份的白茶适合煮,得益于内含物质的转化。
白毫银针的煮法:
一、煮茶壶的选择,
煮茶相当于文火煲汤,待壶内茶水沸腾后,需转到最小火,慢慢地煮。
陶壶的保温性能好,因此,在煮茶时,更建议选用陶壶。
二、投茶量,
投茶量可根据陶壶大小酌情而取,一般在5~8克为宜,将茶叶装入纱布袋内待用。
三、煮茶,
冷水、开水煮茶均可。
冷水煮茶时,先将茶包投入后,再注入冷水,将电陶炉调制大火,带茶汤沸腾后转为最小火,继续慢慢地煮。煮茶时需要耐心守候,注意水温,避免茶汤溅出。
四、试茶,
煮茶过程中,可倒出适量茶汤品尝,根据个人口味把握煮茶时间。
待茶汤煮到适合自己品饮的程度后,将大部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或者另一个壶里,方可进行品饮。
五、继续煮茶,
首道茶汤倒出后,后续可再煮两次,逐次延长煮茶时间煮出来的老白茶与盖碗冲泡的滋味还是有所不同的,茶汤更厚、更滑、更绵、更柔,糯香与枣香更为明显。
在冬季煮一壶暖暖的老白茶,可谓是冬季品饮的上选。享受茶汤带来的绵柔滋味,暖心养生。
白毫银针的泡法
1、器皿亮相:
采用左手自然取茶具,右手微翘兰花指,以中指虚托茶具的手势,轻轻提起茶具,在茶具原位上方稍作停顿,展示玻璃杯、茶叶罐与茶荷;以右手单手取茶刮,举至与鼻梁同高,从表演者左侧开始向右以弧形展示;提梁壶与水盂的展示只需以一手轻示,不用托起;杯垫不须展示。
2、巧煮甘泉:
以右手示意提梁壶,表示内中为甘泉即可。
3、佳茗出宫:
左手取茶荷,放至身前桌面上,在取茶荷的过程中,适时以右手相接。左手取茶叶罐至身前,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圈住罐盖,顶起茶叶罐盖,放于左侧,然后右手轻巧握住茶叶罐,左手取茶刮,将茶叶从罐中取出,摊放于茶荷。接着放回茶刮,左手取茶叶罐盖盖上,顺势握住茶叶罐,右手微翘中指虚托,将茶叶罐放回原位。左手拿起茶荷,右手轻托,从表演者左侧开始向右以弧形展示,茶荷需向外倾斜四十五度,以使观众欣赏到茶叶。最后将茶荷轻放回原位。
4、涤器静心:
右手提起提梁壶,左手微翘兰花指,中指轻盖壶盖顶,以逆时针回旋手法将甘泉依次注入三个玻璃杯中,水量约为玻璃杯容量的五分之一。然后将提梁壶放回原位。接着左手端起表演者左边的玻璃杯,右手微翘兰花指,以中指虚托杯底,开始洗涤玻璃杯。玻璃杯的洗涤采用回旋式,杯口顺时针方向转动。旋转两周后,将杯中水倒入水盂,玻璃杯轻放回原位。以同样的手法洗涤另外两个玻璃杯。
5、初撒甘露:
右手提起提梁壶,手法与"涤器静心"中同,将甘泉依次注入玻璃杯,水量约为玻璃杯容量的五分之一。然后将提梁壶轻放回原位。
6、落英缤纷:
右手取茶荷,左手取茶刮,将茶叶轻轻拨入玻璃杯中,每杯投放量约为4克。然后先将茶刮轻放回原位,接着左手拿茶荷,右手轻托,放回原位。
7、摇曳生姿:
左手端起表演者左边的玻璃杯,右手微翘兰花指,以中指虚托杯底,开始以杯口顺时针方向转动玻璃杯。旋转两周后,将玻璃杯轻放回原位。以同样的手法轻旋另外两个玻璃杯。这是为了让茶叶和甘泉充分接触,使茶出味。
8、满天雪舞:
右手提起提梁壶,手法与"涤器静心"中同,将甘泉依次注入玻璃杯,每个杯都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方式,将水注至八分满。然后将提梁壶轻放回原位。
白毫银针简介
白毫银针,创制于1796年,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原产地在福建,主要产区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属有中国十大名茶的称号,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其外观特征挺直似针,满披白毫,如银似雪。由于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白毫银针制成成品茶后,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因此命名为白毫银针。其针状成品茶,长约三厘米。白毫银针不同等级茶评
特级:
形状:
全芽针肥壮、满披白毫、茸毫厚
色泽:
洁白如银、熠熠有光
汤色:
汤色浅杏黄、清澈明亮
香气:
鲜嫩清纯、毫香明显
滋味:
滋味醇厚回甘
叶底:
全芽、肥壮软嫩、明亮
一级:
形状:
芽针秀长、满披白毫、茸毫较薄
色泽:
银灰白有光泽
汤色:
杏黄、清澈明亮
香气:
清纯、毫香显
滋味:
鲜醇爽、毫味显
叶底:
全芽、嫩匀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