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咸丰同治年间云南爆发了以杜文秀和李文学领导的少数民族起义,前后历时长达近二十年之久。而集聚在哀牢山的彝族、哈尼族等义军及家属五千余人,在哀牢山深山中安营扎寨反抗清军,因而得名“千家寨”,如今山寨、山门、战壕遗迹犹在。
千家寨位于镇沅县境东北角,哀牢山自然保护区西坡,海拔2000-3137米。千家寨群山起伏,林海茫茫,古木苍苍,蔽日遮天。蜿蜒流淌于原始森林中的嘟噜河水,四季清亮澄碧,明洁如镜。
从哀牢山上汇流成多条支流,最大的两条形成“大吊水”和“小吊水”瀑布,大吊水是嘟噜河水的源头,从哀牢山奔泄而下,从陡峭的悬崖上飞流直下近百米,水石相击,水声如雷,飞珠碎玉,雾气腾腾,弥漫河谷,经阳光斜射,幻变彩虹,瑰丽夺目。
千家寨野生茶树群落:面积近十万亩,为世界上最大的野生茶树群落。其中有一号野生大茶树,树高25.6米,茎干胸围2.82米,树幅22.0×20.0m。1996年经专家考证,推断树龄为2700年,是至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野生茶树,被冠以"世界野生茶树王"的美誉。千家寨野生茶群落属《古茶树保护条例》保护,不准砍伐、移植、采摘等有损茶树生长的行为。
九甲古茶园:九甲镇是个美丽而神奇的小镇,是世界茶人祭拜茶王的圣地,是人们探访苦聪文化的地方;位于镇沅县东北部,距县城77公里。九甲乡境内有3000多亩的古茶树和8000多亩生态茶园,是“世界茶源”的中心区域。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有美丽壮观的九甲梯田,遗存的茶马古道和古道上的风雨桥,诉说着悠久的历史。在九甲镇,每逢重大节日,烤百抖茶、杀戏同场表演,以增加当地节日的欢乐气氛。杀戏是流传于当地民间一种原始而古老的戏剧。因其所演剧目多有砍砍杀杀的场面而得名。
据说,杀戏是在唐朝时期从内地传入当地而流传至今,因长期封闭于哀牢山腹地之中演唱,受当地地方语言、民间音乐的影响,杀戏的唱腔带有明显的方言土语韵味,有彝族、拉祜族的山歌元素。杀戏是目前云南省内独一无二的民族民间稀有戏种,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哀牢山的自然生态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属保护最完好的地方之一,是个充满神奇的地方,能让人体验到一种亲近自然的感悟,一种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一种沐浴心灵的超脱。形成以世界茶树王为核心、以自然风光为基础、以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打响“拜世界茶王、探苦聪文化、观九甲梯田、赏九甲杀戏、品九甲古茶”的品牌。
马邓古茶园:位于镇沅县者东乡的马邓村和麦地村,海拔1760—1900米,年平均温度16.2℃左右,是一个彝、汉族混居区,马邓先民种茶历史悠久,史料记载已有800多年。有栽培型古茶树约有1750多亩,均为乔木型古茶树,历史上马邓茶是镇沅的历史名茶。在1981年全省名优茶鉴评会上,获得云南省八大名茶之一的荣誉。1990年,泰国的诗琳通公主殿下在访问我国期间,在云南省政府宴会上喝了马邓茶之后,称赞不已。
东洒古茶园:东洒村地处者东镇北边,国土面积20.26平方公里,海拔1700—2040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1280毫米,属哀牢山深处的高寒、民族、贫困村。登上东洒后山顶,背后是茫茫的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一条从玉溪新平连接九甲乡的经济干线公路从村里穿过,开春后公路两旁杜鹃花、山茶花盛开。东洒古茶园外界知道的极少,可它在普洱是一片很特殊的茶园,面积近二百亩,品种90%左右为乔木型小叶种,是目前发现普洱境内发现品种最纯、面积最大的小叶种茶园。相传,清代后期和民国年间,哀牢山高海拔地区非常适宜种植“大烟”即罂粟。很多四川人来到这里种植大烟,一户姓李的人家靠种大烟和贩卖大烟发家。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恰逢民国政府倡导发展茶业。
东洒村过去有条从镇沅县者东翻越哀牢山到玉溪、昆明的茶马古道。李财主就让经常路过东洒的马锅头帮购买茶种,马锅头不知从哪里弄来几驮茶籽种,李财主育下茶种,种在后山大烟地里。后来发现这些茶叶叶片很小,采茶很不方便,但茶质很好,有特殊的韵味。解放后这片茶园为村集体所有,几经转包,但效益都很不好,茶园管理也较差。
上世纪八十年代镇沅县五一茶厂发展茶叶,向外购买茶籽育苗,因茶籽种紧俏,被不良商人把东洒的小叶种茶籽采来混卖给茶厂,几年后五一茶厂发现很多混种的小叶种茶。这让茶厂非常犯难,后来在专家的指导下,生产出五一绿茶,所形成的特殊香气在全国绿茶中有很高知名度,后来发现主要是这些小叶种的功劳,这成了一个“弄拙成巧”故事。东洒古茶园同样是个“弄拙成巧”的案例,只是目前不被外界发现认识,也许几年后东洒古茶园的“贵妃柳眉”会成为普洱茶界的香饽饽。
文章来源:包忠华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