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法虽然一定程度上奏效,但是也非常走向极端,更容易让人(尤其是初学者)误以为,茶叶好不好只要“闷”过就知道,就能看清本质了。
其实这对于很多品质好的茶叶来说是一种不可取的做法。因为再不好的茶叶,经过高温“闷”过,性质都在发生变化,同样这对于好茶来说也是一样。
经过无数冲泡实验证明,很多好茶,经过这样一“闷”,口感滋味完全发生了改变,甚至连茶底都一样。比如本来茶底柔韧耐泡,但是经过“闷”,茶叶会变得不耐泡,同时用手捏叶底很容易成沫,感觉没有筋骨。但这样你就能单方面判断这茶叶不好么?非也。
因为,基本好茶(例如一些名山名寨茶)在“闷”的过程很容易受高水温的影响。较高的水温很容易把内含物质过度析出来,从而不仅不耐泡,滋味还特浓“劲道虽足,韵味却已消”。
即便是水温正常不高不低的情况下冲泡,然而只要“闷”过,就会存在茶叶内部外部环境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本质特性。特别是盖碗或紫砂壶外部环境的不透气,极易容易是的茶叶内部结构在短时间内发生强烈转变,使得该释放的释放不出来,被压回去,不该释放的却提前或过度被释放。因此,本质上已经和正常的冲泡滋味、叶底都有了很大的本质区别。
另外,在时间上也是存在极其讲究的。时长还是时短,怎么控制,控制在哪个程度都是“闷”法的讲究。如果茶叶真的非“闷”不可的话,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需有一定章法。
不同茶类则不同,比如是1分钟、3分钟或更久的都要分清楚?其原则上,绿茶、生普、白茶、黄茶、“闷”长一点;乌龙茶适中;红茶、黑茶可偏短。
那“闷”了以后怎么做?实际上就是倒出来,按“看、闻、品”几个步骤来仔细观察:
看汤色:观察一款茶汤,要注意其色泽及明亮度:茶汤色重、浑浊,通常意味茶品不够优质。好的茶汤,都要通透明亮。
闻香气:“闷”后闻香,感受香气的类型、是否异杂、是否显扬等。香气短促,或者不显,则茶次;带有烟(除烟小种、传统黄茶)、霉、酸、馊、臭,以及陈味、其他异味、杂味的茶,可以定位为劣质茶品。好的茶品,香气应该是在具备本类茶的基本香气外,还会带有花香、果香或木质香等,并且显而长。
品口感滋味:“闷”过的茶,口感滋味更易被感知。好的茶汤,茶水鲜爽(黑茶类厚重)、饱满、富有张力,回甘明显持久。顺滑、清透、回凉、生津为好;凝滞不移、苦涩不化、锁喉刺痛等,为劣品。
所以,茶叶好不好,“闷”一下就知道了,这个方法或者观点虽然可取,也有一定的适用性,但并不完全成立,至少经过对一些好茶(名山头山寨)无数次冲泡的实践经验证明,“闷”茶也是可能会对好茶造成极大的鉴别偏差的,也是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