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时期。白茶不同于大多数中国其它茶叶,属微发酵茶,由古代中国茶农多年经验制作的传统名茶。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制作工艺也与传统茶叶不同,少了杀青与与揉捻步骤,采摘后,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武汉新洲旧街、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
白茶-白毫银针
白茶-白牡丹
白茶-贡梅
白茶-寿眉
白茶-金花白茶
白茶-月光白茶
当小编还是一个茶叶小白的时候,第一次听说了“安吉白茶”,
那时候我坚定不移地相信它是白茶。
——都已经叫“白茶”了,
难道还想叛变不成???
后来学习了《制茶学》课程才知道,
原来它是“肤色白皙”的绿茶呀。
今天我们一起来瞧瞧这种独特的绿茶,
也来听听它与《大观茶论》的故事。
01|虽然肤色白皙,但人家可是正宗的绿茶!
说到安吉白茶,就难免提到它的故乡——浙江省安吉县。地处于天目山之北麓的安吉,群山起伏,树竹交荫,终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并且土壤肥沃,有着“中国竹乡”的美称。
据考证,大凡茶园四周为竹林或邻近竹林,所采制之茶叶,一般均含有板栗香或者兰花香味。安吉县特有的风貌山水,孕育了安吉白茶清香鲜醇的滋味。
虽然叫做“白茶”,但茶叶的种类可不是根据姓名来分的。我国现行的茶叶分类法,是按照茶叶加工工艺的不同来区分茶类的。不管是炒青还是烘青方法制作的安吉白茶,采用的都是绿茶工艺,所以安吉白茶是正宗的绿茶。
02|明明是绿茶为什么偏偏要叫“白茶”?
安吉白茶产自于一种珍罕的变异茶种,属于“低温敏感型”茶叶。
春季,因叶绿素缺失,在清明前萌发的嫩芽为白色。在谷雨前,叶色多数呈玉白色。雨后至夏至前,逐渐转为白绿相间的花叶。到了夏季,芽叶恢复为全绿,与一般绿茶没有差别。而安吉白茶是在特定的白化期内采摘、加工和制作的,做成干茶呈现黄绿色,而冲泡之后叶底是莹白色的,所以才被命名为安吉白茶。
依据与安吉白茶相关茶学的资料记载,“安吉县最早于1930年在孝丰镇的马铃冈发现了数十棵野生白茶树,‘枝头所抽之嫩叶色白如玉,焙后微黄,为当地金光寺庙产’(《县志》),后不知所终。1982年,在天荒坪镇大溪村横坑坞800米的高山上又发现一株百年以上白茶树,当时县林科所的技术人员剪取插穗繁育成功,自此我们得以享用今天的安吉白茶。
03|安吉白茶与《大观茶论》的故事
你也许听说过《大观茶论》,却可能不知道,安吉白茶就是宋徽宗《大观茶论》中所指的“白茶”。
宋代徽宗皇帝赵佶(1082—1135)酷爱喝茶,精于茶道,善于点茶。在北宋大观年间,著有一部《茶论》,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大观茶论》有二十一节,白茶是其中的一节,见下(括号中为注解):
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一般普通茶树)不同,其条敷阐(枝条柔软易铺散开),其叶莹薄(叶片呈浅黄白玉石一样的颜色,且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盖非人力所可致,正焙(指贡茶产地中心地带,宋代生产贡茶的工厂称焙茶工场,以焙为单位)之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銙(宋代饼茶的计数单位)而已。芽英(新发出的芽叶)不多,尤难蒸焙(宋代饼茶加工经蒸、研、压、焙等过程,蒸焙指饼茶加工)。汤火(指宋代煮水点茶过程,热水称汤)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泡茶掌握得当),则表里昭澈(外观浅黄明亮,汤色清澈)。如玉之在璞(璞是含玉的石头,“如玉之在璞”,指一片绿色的茶园中有一株白芽叶的白茶,就好像一块白玉镶嵌在矿石中),他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格不及。
上述宋徽宗赵佶所描写的宋代白茶,在当时也是不多见的。制造得法,品质是非常好的。从描写的茶树形态来看,枝条柔软易铺散开,叶片莹薄,如玉之在璞,老远望去,万绿丛中一点白。璞玉般的颜色,是春日里浪漫的点缀。
白化期内采制的安吉白茶
色泽翠绿,形如兰蕙
叶芽如金镶碧鞘
内裹银箭,十分可人
取一小撮入杯冲泡
莹白色的叶底在杯中舒展开来
轻柔地饮一口
清甜的茶汤满溢口齿间
春天的味道也从身旁蔓延开去
安吉白茶简介
安吉素有“中国竹乡”之称,安吉白茶是一种珍罕的变异茶种,因叶色玉白形如凤羽,又称为“玉凤茶”。安吉白茶是用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属绿茶类,其白色是因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为白色的茶树。安吉白茶不同等级茶评
特级:
形状:
条直有芽、形为凤羽、匀净
色泽:
嫩绿泛玉色
汤色:
嫩绿明亮
香气:
馥郁持久、板栗香或惠兰香
滋味:
鲜醇
叶底:
叶白脉翠、一芽一叶成朵、匀整
一级:
形状:
条直略扁似兰花
色泽:
嫩绿、白毫显露
汤色:
尚嫩绿明亮
香气:
清香
滋味:
醇厚
叶底:
叶白脉绿、一芽二叶成朵、匀整
二级:
形状:
条直、略有梗、黄片
色泽:
绿润
汤色:
绿明亮
香气:
微弱清香
滋味:
尚醇厚
叶底:
叶尚白脉绿、一芽二三叶成朵、匀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