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世
红边茶属于闽北乌龙茶,即半发酵茶。按茶学家庄晚芳先生的观点,乌龙茶的前身应是北苑茶。其根据是古人的一些诗文史料中所记载的北苑龙团凤饼制法。龙团凤饼的原料用的是茶树的新梢,鲜叶要在筐内摇荡积压一天,到晚间才蒸制。因此,经过积压的鲜叶发生了部分红变,究其实质已属于半发酵了,也就是所谓乌龙茶的范畴。
苏东坡在他的咏茶词中提到:”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
所谓半发酵茶,即芽叶酶性部分氧化变成了紫色或褐色,介于不发酵的绿茶和全发酵的红茶之间,称为乌龙茶类。一句”结就紫云堆“为乌龙茶的本质作了注脚。
1928年版《沙县志》记载:沙邑茶有两种,一名乌龙,一名红边。制乌龙则用火烘,制红边则需日晒,制法略异。而装箱运销口外为吾沙出产品一大宗。清同治初,茶市大兴,如琅口、富口、涌溪、管前等乡茶庄林立,要以琅口为最盛。由同治而光绪茶之出数有增无减,民国以还远不及矣。……红边茶始装于同治季年,时出一万八千余箱(每箱四千斤)光绪九年乃达三万余箱,此后箱箱递增。至十五年竟有六万箱之数……
1928年后,沙县茶叶产量递减,市上不论产地树名,只要制法相同,都统称为乌龙茶。红边茶三个字在历史的变迁中渐渐的被乌龙茶所取代。
2、今生
一次,宏苑茶业董事长林忠平在与茶友喝茶闲聊时,谈论到关于沙县茶叶发展的历史,对方提到沙县红边茶曾经的光辉历史。事后林忠平先生便查阅大量古籍,寻找着关于红边茶的一切。2007年,林忠平先生发起挖掘沙县红边茶的号召,各地从事茶叶工作的专家学者纷纷响应。历经三年,几度波折,曾经辉煌百年的红边茶终于面世。
红边茶一经面世相继获得2010上海世博会名茶评优金奖、福建名牌产品、省优质茶、名特优新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沙县八大伴手礼等殊荣。
3、特征
制作红边茶相当考究。首先,鲜叶的采摘就要求不老不嫩、叶色深绿、叶质柔软肥厚,芽叶肥壮。再经过日光萎凋、手工做青、杀青、揉捻等传统手工艺精制而成。外形壮实乌润,香气浓郁持久,花香显、奶香浓。滋味醇厚清爽回甘,汤色清澈橙红,叶底肥软黄亮,红边鲜艳。
4、功效
茶功如神,早已为人们所知。唐代诗人卢全是这样形容茶叶功效的:”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生平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清风生”。宋代吴淑《茶赋》说:“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茹之利,其功若神”。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云:“茶苦而寒,阴中之阳,沉也降也,最能降火”。
长期饮用红边茶能消除危害美容与健康的活性氧、改善皮肤过敏现象,并能起到瘦身、抗肿瘤、预防老化等功效。
注:信息来源沙县公共品牌,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