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说起绿茶,莫过于“西湖龙井”,作为老百姓饭后的家常饮品到帝王将相的贡品绿茶在中国具有很高的地位。绿茶主要是指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制作的茶类饮品。绿茶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喝绿茶能预防癌症、减脂减肥,也可减轻吸烟者来自尼古丁的伤害。绿制作工艺要求极高,主要制作原料来自于茶树新梢,后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中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河南、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陕西(陕南)、湖南、湖北、广西、福建是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
绿茶主要有:太平猴魁、西湖龙井、六安瓜片、黄山毛峰、碧螺春、信阳毛尖、安吉白茶、竹叶青等
绿茶-太平猴魁
绿茶-西湖龙井
绿茶-黄山毛峰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位于北纬29°01′—29°35′,东经117°22′—118°11′,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的赣东北山区,为怀玉山脉和黄山山脉所环抱,森林覆盖率近85%,“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是其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境内地势高峻,峰峦耸立,山清水秀,土壤肥沃,雨量充沛,终年云雾缭绕,最适宜栽培茶树。“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是婺源显著的气候特点,茶树在这种环境下有利于内含物的形成。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造就了婺源绿茶的高品质与独特性。
2004年7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为婺源大鄣山茶颁发了原产地标记注册证。婺源大鄣山茶成为我省茶叶行业中首家通过原产地标记认证的茶产品。婺源大鄣山茶原产地认证范围为婺源大鄣山山脉及其周边近2100平方公里的高山茶区,区域内生态环境优越,为茶乡婺源产茶的金三角区。
根据婺源的地理地貌,婺源县分为东北高山生态有机绿茶产区、中部名优绿茶产区和西南优质出口绿茶产区。
一、婺源东北部高山生态有机绿茶产区
涵盖大鄣山乡、沱川乡、浙源乡、段莘乡、溪头乡全部和清华镇、秋口镇、江湾镇、赋春镇、思口镇相连的部分地区。产区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40%,海拔500米以上高山茶园全部分布在该区域。该产区是婺源传统老茶区,也是婺源传统贡品茶产地,所产茶叶品质上乘。重点以发展高山有机茶为主。
二、婺源中部名优绿茶产区
位于婺源县中部,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28%,地势较东北高山生态有机绿茶产区略低,相对平坦,是全县重点茶叶产区。包括清华镇、思口镇、秋口镇、紫阳镇、江湾镇和赋春镇、中云镇局部区域。以生产名优有机绿茶为主,以推广茶树良种为重点,培育建设成标准化高产茶园和建设初制清洁化加工厂及茶叶精、深加工示范区。
三、婺源西南部优质出口绿茶产区
位于婺源县西南部,区内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32%,覆盖珍珠山乡、许村镇、太白镇、镇头镇、蚺城街道全部和赋春镇、中云镇、紫阳镇局部区域。本区以低丘为主,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土层深厚、肥沃,质地良好,具有规模发展茶叶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重点生产优质出口绿茶,按标准化要求规模发展良种茶园,建设标准化良种茶园示范区和新技术、新工艺推广。
婺源绿茶历史悠久,唐代著名茶叶专家陆羽在《茶经》中就有“歙州茶生于婺源山谷”的记载。《宋史·食货》婺源的谢源茶列为全国六种名茶“绝品”之一。明清时代,曾列为向朝廷进献的“贡茶”。明朝时,婺源县每年进贡的茶叶2500公斤左右。婺源绿茶外形紧细圆直,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具有‘叶绿、汤清、香浓、味醇’的特点。
绿茶(Green Tea),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脂和减肥,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
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中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河南、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陕西(陕南)、湖南、湖北、广西、福建是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