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茶区的划分介绍
茶区,是根据茶树生物学特性,在适合于茶叶生产要求的地域空间范围内,综合地划分成若干自然和经济条件大致相似、茶叶生产技术大致相同的茶树栽培区域单元。全国分四大茶区:即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下面就详细介绍中国四大茶区。
中国历史上对茶区的划分,最早见陆羽《茶经》。陆羽在该书“八之出”中将当时栽培茶树的四十二州一个郡,划分成八大茶区。在20世纪30年代,吴觉农和胡浩川将全国区划分为13个茶叶产区。此后,陈椽、庄晚芳、王泽农等着名茶学家先后提出了自己划分的结果。198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根据生态条件、生产历史、茶树类型、品种分布、茶类结构,将全国划分为四大茶区。
1、西南菜区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此地春茶上市时间极早,一般在2月中下旬就有少量上市。
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云贵高原为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形复杂,有些同纬度地区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热。土壤状况也较为适合茶树生长,四川、贵州和西藏东南部以黄壤为主,有少量棕壤;云南主要为赤红壤和山地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比其他茶区丰富。
2、华南茶区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为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3月初春茶叶开始萌芽。
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所产大叶种红碎茶,茶汤浓度较大。除闽北、粤北和桂北等少数地区外,年平均气温为19℃~22℃,最低月(一月)平均气温为7℃~14℃,茶年生长期10个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国茶区之最,一般为12O0毫米~2000毫米,其中台湾省雨量特别充沛,年降水量常超过20O0毫米。茶区土壤以砖红壤为主,部分地区也有红壤和黄壤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
3、江南茶区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3月中下旬春茶就开始采摘了。
生产的主要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拔较高的山区。这些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18℃,冬季气温一般在-8℃。年降水量1400毫米~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8O%,秋季干旱。茶区土壤主要为红壤,部分为黄壤或棕壤,少数为冲积壤。
4、江北茶区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3月下旬4月上旬期间,这块地方的春茶也开始陆续上市!
江北茶区主要生产绿茶。茶区年平均气温为15℃~16℃,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10℃左右。年降水量较少,为700毫米~1000毫米,且分布不匀,常使茶树受旱。茶区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但少数山区,有良好的微域气候,故茶的质量特别出色,甚至超过其他茶区,如六安瓜片、岳西翠兰、信阳毛尖等。
爱一茶的生态茶园位于江南江北接壤的大别山区,神奇的北纬30度,这一条纬线覆盖区既有许多奇妙的自然景观,又存在着许多令人难解的神秘、怪异现象,存在着许多地球文明信息。同时,也孕育着各种奇珍异宝,自然的精华。茶区自然景观迷人,生态保存完好,有着丰富的降水量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名优绿茶的生长极佳之地。4月份新茶也要上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