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的发展命名阶段,从号级茶开始,到印级茶,再到七子饼茶,从命名的不同发展阶段,清晰地见证了云南普洱茶的发展历史。
所谓号级茶,是指清末到解放初期,由各个私人茶号生产的“古董级”茶;大约在上世纪50年代起,新中国实行计划经济,进行公私合营,普洱茶根据包装上“茶”字颜色的区别,正式进入“印级茶”时代,从红印、绿印到蓝印。而从上世纪70年代起,普洱茶正式进入“七子饼茶”时代。
50年代中茶牌红印和中茶牌蓝印
在从“印级茶”时代过渡到“七子饼茶”时代之间,还出现了与传统意义普洱茶形态不同的一种饼型——铁饼。
铁饼,就是铁制模具压制的普洱茶饼。由于工业机械压力大,压出来的茶饼硬度比传统的泡饼更为紧实,坚硬如铁,故得名“铁饼”。比较具有代表性产品有诞生于昆明茶厂的昆明铁饼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物资相对匮乏,人们急需提高生产效率,解放劳动力。人们希望通过技术革新,用现代化的工业机械取代传统手工劳作,以此提高生产效率。随着技术革新浪潮兴起,一些新技术得以运用,比如可以替代传统石磨压制普洱茶饼的铁制模具。
铁饼模具
昆明作为云南的省会城市,当时聚集了大批的专业茶师和制茶先进技术。昆明茶厂作为国营企业,率先引入先进技术,进行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也是理所当然的。昆明铁饼就是其产物。
所谓昆明铁饼,就是当时昆明茶厂利用铁制模具压制的圆饼茶。传统加工圆茶的模具,原是石制的。加工时,布袋里装上茶叶,袋口打个结,置入木模或石模压制。袋口打的结,正好在底部留个坑。
而运用铁制模具压制的铁饼,无需将蒸软的毛茶装入布袋,而是直接将干毛茶装入金属甑子,然后上蒸汽蒸软,用金属模具直接压入甑子,紧结后倒出。相比传统的泡饼压制工艺,压制铁饼减少了装布袋、入袋揉压、拆布袋等程序,能够有效缩短压制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昆明干仓
由于蒸茶的甄子底部有蒸孔,经过机械工具重压之后,便形成了乳钉,这也成为了铁饼的一个特色。根据模具的不同,其背后形成的乳钉也会有不同,如昆明铁饼典型的乳钉为直排平行的蒸汽孔形成的样子。
作为技术革新浪潮的产物,利用铁制模具生产的铁饼,由于在生产环节中减少了如装袋、揉压、取袋等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解放了劳动力。但由于机械工业压力比传统石质模具大,导致铁饼难撬开,陈化慢,后来也就慢慢淡出了市场。
60年代末的昆明铁饼
但以昆明铁饼等为代表的铁饼产品,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产品。
首先,它们传承了印级茶的传统——包装上还是印有不同颜色的“茶”;其次,它们又开启了普洱茶“七子饼茶”的时代——从铁饼过后,“云南七子饼茶”的名字正式登上云南普洱茶的包装上,并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作为传承与开创者的铁饼,通过时间的积淀,当年工业机械压力下的普洱茶,陈化出了另一种独特的魅力,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