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茶(图)
各种形式的茶文化交流活动广泛开展、茶著作涌现

《陆子茶经》重刊版(图)
茶文化社团纷纷建立
从1985年开始,先后在杭州、厦门、福州、上海、成都、济南等地纷纷建立了“茶人之家”之类的茶文化团体。1993年在杭州成立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随后在各地,也纷纷建立了茶文化研究会、促进会之类的社团。这些茶文化社团的建立,对弘扬茶文化、普及茶文化知识、开展国内外茶文化交流、推动茶文化事业的发展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18第十届勐海国际茶王节(图)
茶文化历史文物、古迹不断被发现与保护及历史名茶得到非遗保护
近几十年来,各地调查发现、挖掘出土的有关茶的文物、古迹不断有报道。如云南的古茶树、茶马古道、汉景帝墓随葬品中的茶叶、古茶具和煮茶、奉茶、饮茶壁画等。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茶文化历史遗存,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近几十年来,各地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多种历史名茶,在茶叶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下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一批批“文化名茶”在各项各级评比中纷纷亮相。有些历史文化名茶获得“金奖”后,市场拍卖更加是十分火爆。这促进名茶生产,繁荣茶叶经济。这些名茶的制作工艺各具特色,也因此造就了这些名茶外形、内质的鲜明特征。

母树大红袍(图)
茶馆业、茶旅业蓬勃兴起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文化休闲气息浓郁的现代茶馆,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开办。全国十几万家现代茶馆的出现,已成为现代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茶文化的重要窗口,并已成为休闲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城市将这些茶馆业的发展纳入了建设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多种形式的城乡茶馆充分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不少旅游胜地也是名茶产地,有些历史名茶产地就有着茶文化的历史遗存。如四川蒙山的汉代仙茶园,福建武夷山的大红袍等。这些地方很多都已开展与茶相结合的旅游活动,受到游客的普遍欢迎。比如到武夷山去的游客,不仅可到“大红袍”母树景点参观游览,还可买到品质很好的“大红袍”茶,这就是茶文化的魅力。
茶馆茶室(图)
艺术茶具有了创新与发展,茶文化艺术品不断涌现
这几十年来,紫砂茶具、瓷器茶具的造型和艺术装饰都在不断创新,有名的紫砂艺人创作的紫砂茶壶名品不断涌现,随着各种茶的茶艺、茶道的发展需求,多种成套性茶具也创造出来。另外,一些纯粹为观赏和收藏用的各种精雕细刻的石茶具、紫砂茶具、瓷茶具、漆器茶具等五花八门,很有观赏价值。

紫砂壶(图)
茶文化人才培养得到重视、茶艺的推广
全国已有十多所高等院校设立了茶文化专业,不少大学的茶文化选修课十分受欢迎。近几年来,随着茶馆业的开办,泡茶已成为一门技艺。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泡茶技艺,在很多茶事活动中出现逐渐形成了“茶艺表演”。茶艺表演就是把泡茶的技术进行艺术加工后,形成了一种表演艺术。现今各民族、各种茶类的茶艺表演都十分精彩,已成为现代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泡茶(图)
茶文化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飞跃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国茶文化就是在这种非常良好的社会环境中蓬勃发展起来的。而在国际交往中,以茶为礼、以茶为媒,造就和谐气氛,使茶成为国际交往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在国际交往中,茶已作为中国传统待客之道和标志性文化符号,习近平总书记已多次在外交场合以茶叙的形式招待各国元首,“茶叙”似乎正在成为中国外交的一道别样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