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准确概括太平猴魁特点

2020-01-24 


①形状:太平猴魁外形扁展挺直,魁伟壮实,两叶抱一芽,匀齐,毫多不显,苍绿匀润,部分主脉暗红;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 ②香气:兰花香高爽,香气持久。 ③颜色:干茶的颜色:苍绿匀润,部分主脉暗红;汤色嫩绿明亮。 ④滋味:鲜爽醇厚,回味甘甜,独具“猴韵”。 ⑤叶底:嫩匀肥壮,成朵,嫩黄绿鲜亮。

投茶量的标准

泡茶的投茶量标准比例是1:50,也就是1克的茶叶,加50毫升的水(乌龙茶、紧压茶除外,会用到大概1:30的茶水比例),这样就可以估算出你大概要加多少干茶。

比如说,泡茶的玻璃杯为350毫升,那么差不多放6克茶叶是比较合适的(水杯七分满)。

但一般的茶叶小白们是很难估算容器毫升和茶叶克数的,可用小秤称好,然后分开小袋。

普洱茶等级分类标准

普洱茶按各自不同特征分为以下等级:

特级外型条索紧直较细,显毫;内质汤色红浓,陈香浓郁,滋味醇厚,叶底较褐红细嫩。

一级外型条索紧结稍嫩,较显毫;内质汤色红浓,滋味醇和,香气浓纯,叶底褐红肥嫩。

三级外形条索紧结,尚显毫;内质汤色红浓,滋味醇和,香气浓纯,叶底褐红柔软。

五级外型条索坚实,略显毫;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正,叶底褐红欠匀,尚柔软。

七级外型条索肥壮,紧实,色泽褐红,稍灰,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尚嫩。

八级外行条索肥壮,色泽褐红稍灰;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尚嫩。

九级外型条索粗大尚紧实,色泽褐红稍灰;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尚嫩。

十级外型条索稍松,色泽褐红稍花;内质汤色深红,滋味平和,香气平和,叶底褐红稍粗。

买茶要认准产地

茶叶的品质和特性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地的地理、气候、品种等因素相关,非原产地茶叶的品质、口感、滋味等各个方面都会差一些。因此原产地茶的品质更有保障。

购买原产地的茶叶可以避免买到冒牌的劣等茶。我国的许多茶叶都申请了原产地保护如西湖龙井碧螺春、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等。在购买茶叶的时候,一定要留意外包装上的QS标志和地理标志。

原产地也是防止购买到假茶的一个因素。

太平猴魁的采摘标准

“太平猴魁”的采摘标准为:春茶采摘一般是在谷雨前后开始。而且采摘时有“八不采”,即对叶片小的不采、超大的不采、偏瘦的不采等等。等到芽头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开始采摘,以后每隔3、4天采摘一次,一直采到立夏。

采回的鲜叶经过“拣尖”,将一芽带二叶的“尖头”,作为加工猴魁的原料。经过精心筛拣出的芽头,要经过杀青和烘焙等工序。

“太平猴魁”的芽叶硕大,加工当中不需要揉捻,这样可以有效的保留茶内的成分。由于整个制茶的过程一直采用手工操作,所以产量不大。史料记载:一百年前的清朝末年,“太平猴魁”的年产量不足500公斤。

太平猴魁的采摘标准为:谷雨前后,当2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初展进,即可开园。其后3—4天采一批,采到立夏边停采,立夏后改制尖茶。

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并严格做到“四拣”:一拣山,拣高山、阴山、云雾笼罩的茶山;二拣丛,拣树势茂盛的柿大茶品种的茶丛;三拣枝,拣粗壮,挺直的嫩枝;四拣尖,采回的鲜叶要进行“拣尖”,即折下一芽带二叶的“尖头”,作为制猴魁的原料。

普洱茶的标准重量是多少?

1、饼茶:扁平圆盘状,其中七子饼每块净重375克,每七个为一筒,每筒重2500克,故名七子饼。

2、沱茶: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每个净重100克、250克,现在还有迷你小沱茶每个净重2克—5克。

3、砖茶:长方形或正方形,250克—1000克居多,制成这种形状主要是为了便于运送。

4、金瓜贡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从100克到数百斤均有。

一芽几叶指的是什么?

一般有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一芽四叶、一芽五叶,指的是一颗芽头,附带茶叶片组成的区别

虎跑泉的传说

相传,唐元和年间,有个名叫“性空”的和尚游方到虎跑,见此处环境优美,风景秀丽,便想建座寺院,但无水源,一筹莫展。夜里梦见神仙相告:“南岳衡山有童子泉,当夜遣二虎迁来。”第二天,果然跑来两只老虎,刨地作穴,泉水遂涌,水味甘醇,虎跑泉因而得名。

0

纯料茶和拼配茶

纯料茶:只有相对的纯料,没有绝对的纯料,所以提到纯料茶一定要加个范围。 比如,勐库纯料,勐库冰岛纯料,勐库冰岛百年古树纯料,勐库冰岛百年古树头春纯料等。

0

拼配茶:又称为分配茶、混合茶、调制茶等,是为了维持茶叶风味与质量的稳定,而将多少种没有同的茶叶按定然对比混合而成的茶。 普洱茶熟茶的拼配是依据茶叶各花样头衔的品质请求,将没有平级别、没有同筛号、质量近似的茶叶按对比进行拼配的,使没有同筛号的茶叶彼此扬长避短、提升质量、提高品质,保障茶品品质的整体相对稳定和持续。

1

相关标签:太平猴魁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