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习茶知识︱古树红茶,秋夜凝香

2020-06-24 

红茶,因其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是中国的历史名茶,属发酵茶,起源中国明朝,深受海外人士喜爱。红茶制作工艺先进,数据显示红茶中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有益成分。红茶价值极高,可缓解疲劳,利尿,强壮骨骼,抗衰老,养胃护胃,舒张血管。红茶最为著名的莫过于祁门红茶,为我国第二大茶类。


红茶主要有:祁门红茶、正山小种金骏眉滇红

红茶-祁门红茶

红茶-正山小种

红茶-金骏眉

红茶-滇红

漫长的炎夏总算过去。

时序的流转,藉由寒风冷雨,还有那飞舞的黄叶,向我们暗示渐浓的秋意。

幽坐窗前,展卷读书。冷风瑟瑟,使我不由地打了个寒噤。如此寒凉的秋夜,似乎就是为唤来一壶香暖的茶而作的铺垫。

哪一款茶品才算是最“应景”的呢?我在茶柜前踌躇了很久。茶品的选择,固然有个人的喜好,但更多时候是受当下心情的左右。

想要温润,想要“文艺”一点,挑来拣去,手最终还是落在了一袋红茶上。因为,红茶的甜香与温暖,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古树茶,是近几年来茶市上被火热追捧的概念之一。同陈年老茶一样,久远的时间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最大的卖点。如果再加上“野生”这样具有画面感的定语,“气场”就更强大了。

“野生”“古树”兼具,这款红茶,就不得不让人想入非非了。而且,它的身份还颇为特殊。它来自滇西的昌宁,一个仅有80多年建制史的山区县。

不可小觑昌宁的年轻,它系由永昌(今保山)、顺宁(今凤庆)二府析置而成,而这两地正是声名显赫的滇红茶主产区。可以说,这款茶的“血统”是与滇红茶一脉相承的。

也许,会有人质疑:它的原料是否够“野”?树龄是否够“古”?单凭茶名自然没有什么说服力,还是让茶汤自己来“说话”吧。

人们常说,红茶是很开放、包容的。的确,除了本身茶性及文化内涵外,还充分体现在它的泡法上。瓷壶、玻璃壶、盖碗、马克杯,几乎都行得通,没有刻板的定式。

在深秋,保温性能相对较高的瓷器无疑是首选。然而,有了温度,却少了赏汤色的浪漫情趣。美与实用,常常是,不可得兼。

好在有瓷与玻璃混搭的“神器”,使得两全其美。

备好器,等待烧水的间隙,仔细打量干茶是不可或缺的步骤。这就像一出戏的开场白,或是一首乐曲的前奏,有开始,才有发展。

当茶则置于眼前,茶与人就有了最初的交流。

乌黑的茶条,壮结紧卷,透出一种充满力量的美。

这是揉捻力塑造的结果。如果在脑海中,将这一过程还原,可以想象,萎凋叶在恰到好处的力度下旋转、扭曲、卷结的过程。

尽管干茶亦是失水的枯叶,但它却没有丝毫萧索的意味。茶条表面,稍有光泽,而且散发着令人感到愉悦的甜香,细嗅起来,好像又带着点花果香,这是大叶种红茶的共性。

和着秋虫的鸣唱,茶条窸窸窣窣地落下,与玻璃碗壁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铿然一叶,它们是有生命力的叶子。

卷曲的条索,在水中徐徐展开,染红了水色。

透明的玻璃,是观叶形、赏茶汤的绝佳视窗。静置数秒,舒展开的茶条,就像柔软的绸缎一样,沉于碗底,四周包围着橙红色的茶汤,暖意顿生。

头道茶不宜浸泡。浸得太久,也许茶汤的滋味会变得浓涩。于是,将茶汤盛入匀杯,仍然是玻璃的材质,可以一览无余地欣赏汤色。

果然,茶汤的色泽相当地惊艳!红艳,明亮,清澈,无不令人怦然心动。

这一抹靓丽的金黄色,透过玻璃,满溢了出来,在茶席布上摇曳着,并有着可以消融一切衰颓的魔力。就连那枚枯萎的莲蓬,霎时也变得鲜妍起来。

富有诱惑力的汤色,是热情、奔放的隐喻,不禁使我联想到了丰沛的阳光,穿过树杪,倾泻在茶园。

香,也同样是一点儿也不含蓄。

馥郁的品种香,随水蒸气升腾而起,比干香来得更直接、更显著,并且蕴含着颇为持久的穿透力。这样的香气,似乎很难用相近的香型来形容和描述。若强为名之,只能说是花香、薯香、熟果香的综合。

当然了,香气尚不足以映现出它的个性,还需要借助味蕾来作进一步的表达。

茶汤刚入口,就能明显地感觉到它的厚度与广度。

滋味虽醇厚,却不失柔顺,在舌面上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和层次感。先是感觉到甘甜纯净,如同新汲的山泉,继而很快化开,甜醇而爽润。

不过,这款茶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饱满的活力——口感明快顺滑的一下子就打破了凝滞与沉闷,唤起精神。卢仝所吟咏的“喉吻润”与“破孤闷”之身心体验,都能在这里找到例证。

的确,一款对味的茶,是会给人带来好心情的。

头道饮罢,暖意生起,心情也随之晴朗。

再饮第二道,熟果香开始占据主导,而其它的香型则是作为有益的补充。这样的香气表达,一直持续到第五道。

汤色逐渐加深,但明丽透亮依旧,且更加诱人,洋溢着一种典雅高贵的气息。假如把场景置换成午后时分的英伦花园,茶汤应是盛放在精美的骨瓷杯里,然后被优雅地端在贵妇人的手中,慢慢悠悠地啜着。时间,仿佛慢了下来。

浓醇甜润的滋味,好像被放大,在口中“汪洋恣肆”,颇有“大快朵颐”之感。这完全得益于原料的天生丽质,它系今春采自200年以上树龄的古树茶,加之发酵得当,使其山野气韵发挥地淋漓尽致。

当第一至三道这条上升的“抛物线”到达第四道的“顶峰”后,五至七道,香、味都有所减弱,色泽也浅淡了不少,但它鲜明的个性,始终没有淡出。

再泡第八道,直到第十道,汤色变得浅金黄,却还有些许甜香,质感亦是爽滑清润。

最后,叶底以它的柔韧与明亮,为“野生古树”的真实性作了有力的脚注。饱蘸了水的芽叶,十分鲜活灵动,手捏起来,有厚度,且弹性韧性十足,甚至还有点粘,而粘正是富含果胶质的体现。

秋已深,夜已深。茶冷心暖,香如故。



红茶,英文为Black tea。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我国红茶品种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为我国第二大茶类。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中国红茶品种主要有:日照红茶、祁红、昭平红、霍红、滇红、越红、泉城红、泉城绿、苏红、川红、英红、东江楚云仙红茶等,2013年湖南东江楚云仙红茶喜获“中茶杯”特等奖。



相关标签:红茶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