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因其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是中国的历史名茶,属发酵茶,起源中国明朝,深受海外人士喜爱。红茶制作工艺先进,数据显示红茶中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有益成分。红茶价值极高,可缓解疲劳,利尿,强壮骨骼,抗衰老,养胃护胃,舒张血管。红茶最为著名的莫过于祁门红茶,为我国第二大茶类。
红茶-祁门红茶
红茶-正山小种
红茶-金骏眉
红茶-滇红
春茶来临,众多好茶者不免要赶往云南产茶地看一看,而工艺绝对是要了解的一个环节。红茶从工艺角度上看,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分级红茶、红碎茶及滇红茶几大类。但都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基本工艺流程,造就了红茶“红汤红叶”或“黄汤红叶”的特点。
萎凋
萎凋时红茶的第一道工艺,萎凋叶含水率以60%-64%为适度标准。萎凋分为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
自然萎凋:是指将茶叶薄摊在室内或阳关较弱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
萎凋槽萎凋:是指将鲜叶置于通气专用槽中,通以热空气,加速鲜叶水分散失。
萎凋的目的是促使鲜叶水分散失,叶质柔软,韧性增强,便于揉捻。同时,提高叶细胞酶活性,茶多酚类物质部分氧化,叶绿素讲解,双糖与多糖水解成单糖,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为形成红茶色、香、味品质奠定基础。此外,萎凋还能促使茶叶青草味消失,茶叶清香欲现,是形成红茶香气的重要加工阶段。
揉捻
红茶的揉捻与绿茶的揉捻方式相同。
揉捻的目的是破坏细胞壁,促使细胞液溢出,利于发酵。在揉捻过程中,儿茶素类物质与多酚氧化酶充分接触,酶性氧化作用随之加强,不仅能促进叶色的转变,还能促使香气成分的形成。一般揉捻时,细胞损伤率80%以上,叶片90%以上成条,条索紧卷,茶汁充分外溢,粘附于叶表面,用手紧握,茶汁溢而不流滴为适度。
发酵
发酵时红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指将揉捻好的茶叶放在一个容器内,洒上一定的水分,用湿布盖住茶叶,发酵3-8个小时不等,待茶叶叶色由绿转变为红色,发酵叶子青气消失,出现发酵叶特有的香气——清新鲜浓的花果香味时,起堆烘焙干燥。
其原理是叶子在揉捻作用下,组织细胞膜结构受到破坏,透性增大,多酚类物质与氧化酶充分接触,在酶促作用下产生氧化聚合作用,使叶色由绿色变为红色,茶叶多酚类物质由发酵前的几十种增加为上百种,产生花果香味物质,最终形成红茶的色、香、味品质。
干燥
是指将发酵好的茶叶,采用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防止茶叶继续发酵,使茶叶达到干燥的程度。红茶干燥会打两次火,即毛火和足火。
一般,毛火(烘焙及日晒)叶含水率以10%-12%,足火叶含水率以4%-6%为宜。国标规定,红茶茶叶中的出厂含水率不能高过7%,否则视为不合格产品。
红茶复火是一项高难度技术活:
复火温度过低:茶叶水分超标,会导致茶叶香气不高、滋味不纯、后期容易反青、反酸,茶叶品质得不到保证。
复火温度过高:茶叶会产生焦糊味,严重时茶叶梗部会出现黑色的小抛球。这样的茶,香气焦糊、滋味苦涩、口干舌燥,长期放置后,会导致茶叶苦涩度增加,难以下咽。
红茶,英文为Black tea。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我国红茶品种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为我国第二大茶类。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中国红茶品种主要有:日照红茶、祁红、昭平红、霍红、滇红、越红、泉城红、泉城绿、苏红、川红、英红、东江楚云仙红茶等,2013年湖南东江楚云仙红茶喜获“中茶杯”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