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坦洋工夫与祁门红茶

2020-06-24 

红茶,因其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是中国的历史名茶,属发酵茶,起源中国明朝,深受海外人士喜爱。红茶制作工艺先进,数据显示红茶中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有益成分。红茶价值极高,可缓解疲劳,利尿,强壮骨骼,抗衰老,养胃护胃,舒张血管。红茶最为著名的莫过于祁门红茶,为我国第二大茶类。


红茶主要有:祁门红茶、正山小种金骏眉滇红

红茶-祁门红茶

红茶-正山小种

红茶-金骏眉

红茶-滇红

红茶,中国的优质茶叶种类,是中国茶叶中非常特殊的存在,并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当然的,其中坦洋工夫与祁门红茶都是非常好的存在,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吧!

坦洋工夫的简介

坦洋工夫主要分布穆阳、福安及屏南北部等地。坦洋工夫源于福安境内白云山麓的坦洋村,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年—1874年),坦洋村有胡福四(又名胡进四)者,试制红茶成功,经广州运销西欧.很受欢迎,此后茶商纷纷入山求市,接踵而来并设洋行,周围各县茶叶亦渐云集坦洋。坦洋工夫名声也就不胫而走。

祁门红茶的简介

祁门红茶茶叶原料选用当地的中叶、中生种茶树"槠叶种"(又名祁门种)制作,是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红茶精品。由安徽茶农创制于光绪年间,但史籍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陆羽的茶经。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

坦洋工夫的历史记载

自光绪六年至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881年—1936年)的50余年,坦洋工夫每年出口均上万担,其中1898年出口3万余组。坦洋街长一公里,设茶行达36家,雇工3000余人,产量2万余担。其优质核心产区位于归岭一带,收条范围上至政和县的新村,下至霞浦县的赤岭,方圆数百里,境跨七、八个县,成为福安的主要红茶产区。运销荷兰、英国、日本、东南亚等二十余个国家与地区,每年收外汇茶银百余万元。当时民谚云:“国家大兴,茶换黄金,船泊龙凤桥,白银用斗量。”后因抗日战争爆发,销路受阻,生产亦遭严重破坏,坦洋工夫产量锐减。

50年代中期,为了恢复和提高坦洋工夫红茶的产量和品质,先后建立了国营坦洋、水门红茶初制厂和福安茶厂,实行机械化制茶,引进并繁殖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云等优良茶树品种,1960年产量增加到5万担,创历史最高水平。后因茶类布局的变更,由“红”改“绿”,坦洋工夫尚存无几。经有关部门的努力,坦洋工夫又有所恢复和发展,1988年产量达8000余担。

坦洋工夫的冲泡方法

1、准备好茶具

先将要用来冲泡红茶的茶具准备好,烧上开水,对茶具进行清洗,去杂温杯。

2、置茶与冲泡

往茶杯中放入适量的茶叶,如果是小袋装的就放入一小袋。然后往杯中倒入开水,一般情况下水的高度达到茶杯的七分处为宜。

3、出汤与分茶

将泡好的茶水倒出,然后分入品茗杯中。

4、闻香与品饮

拿起一小杯的茶水,茶汤鲜红,细细闻其香。慢慢品饮,滋味十分香甜爽口。

综上所述,坦洋工夫与祁门红茶都是红茶,且都是红茶中的优质茶叶种类,非常值得饮用的喔!


祁门红茶简介

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也是我国红茶中最著名的茶品。与印度的阿姆萨红茶、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的乌沃茶并称为“世界四大红茶”,一直享有“群芳最”、“红茶皇后”的美誉。

祁门红茶不同等级茶评

特级:

形状:

条索紧细、苗秀

色泽:

乌黑油润、金毫显露

汤色:

红艳明亮

香气:

清香持久、祁门花果香

滋味:

鲜醇嫩甜

叶底:

鲜红匀亮、细嫩

一级:

形状:

细紧露毫、稍含嫩茎

色泽:

乌润

汤色:

红艳

香气:

清香持久

滋味:

鲜醇甜

叶底:

红艳、柔嫩有芽

二级:

形状:

细紧、匀齐

色泽:

乌润

汤色:

红亮

香气:

鲜甜

滋味:

甜醇

叶底:

红亮嫩匀



坦洋工夫简介

坦洋工夫,主要分布穆阳、福安及屏南北部等地。坦洋工夫外形紧结圆直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气清鲜高爽,汤鲜艳呈金黄色,滋味醇厚,叶底红匀光亮。

坦洋工夫不同等级茶评

特级:

形状:

紧系匀直、有金毫

色泽:

乌黑光润

汤色:

鲜艳呈金黄色

香气:

高锐持久

滋味:

醇厚

叶底:

红匀光亮

一级:

形状:

紧结圆直、带白毫、匀整

色泽:

乌润

汤色:

橘红亮

香气:

持久

滋味:

较醇厚

叶底:

红、尚光亮、较匀

二级:

形状:

较紧尚直、带白毫、较匀整

色泽:

乌较润

汤色:

橘红尚亮

香气:

较持久

滋味:

较浓醇

叶底:

尚红匀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