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生产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之前就已开始。信阳种茶历史悠久,历史上,信阳毛尖主产于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部分乡)一带。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信阳毛尖的历史发展及故事传说。
信阳毛尖的历史发展
信阳的名茶,在唐代就有记载,唐代陆羽《茶经》和唐代李肇《国史补》中把义阳茶列为当时的名茶。宋朝,在《宁史·食货志》和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中把信阳茶列为名茶。元朝,据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光州产东首、浅山、薄侧”等名茶。明朝,对名茶方面的记载很少。清朝,茶叶生产得到迅速恢复。清朝中期是河南省茶叶生产又一个迅速发展时期,制茶技术逐渐提升,制茶质量越来越讲究,在清末出现了细茶信阳毛尖。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邑人甘以敬与王子漠、彭清阁等人商量种茶,招股集资,在震雷山成立“元贞茶社”,在历史上的老茶区震雷山北麓垦荒30余亩,种茶树3万多窝,这是近代信阳历史上的第一个茶社。
1910年甘以敬又邀陈玉轩、王选青、陈相延等人在骆驼店商讨办茶社事宜,在车云山组建“宏济茶社”,派吴少渠到安徽六安、麻埠一带买茶籽,还请来六安茶师吴著顺、吴少堂帮助指导种茶制茶。制茶法基本上是沿用“瓜片”茶的炒制方法,用小平锅分生锅和熟锅两锅进行炒制。炒茶工具采用帚把,生锅用把长0.5米、把粗0.1米的帚把2个,双手各持1把,挑着炒。熟锅用大帚把代替揉捻。这就是信阳毛尖的最初制作技术。
1911年,甘以敬又在柳林甘家冲小孙家冲集股,建立“裕申茶社”。茶商唐慧清到杭州西湖购买茶籽并学习龙井炒制技术。回来后,在“瓜片”炒制法的基础上,又把“龙井”的抓条、理条手法融入到信阳毛尖的炒制中去,改生锅用小把炒制为生熟锅均用大帚把炒制。用这种炒制法制造的茶叶就是当今全国名茶信阳毛尖的雏形。
1913年,宏济茶社试采,因种植的茶树是从杭州龙井购回的茶籽所生,所以茶社为制出的茶起名为“车云龙井”。“车云龙井”成为信阳茶叶的第一个品牌。
在茶社相继成立,境内茶业透出一片生机之时,传来“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将于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消息。信阳茶人陈善同(字雨人)在当时的缉私拿统领蔡竹贤的支持下,到各茶社串联,并搜集到了境内著名的车云茶、贡针、白毫、雀舌等11种茶样,每种约选3斤,用瓶装交信阳地方道署衙门实业厅所属的商会,转交省出口协会。
1915年2月,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由车云山采制的信阳毛尖以其外形美观,香气清高,滋味浓醇,独树一帜,获得普遍赞赏。据《信阳工商历史特产资料》记载:“1915年信阳毛尖经该会评判结果,颁给世界茶叶金质奖状与奖章”。
信阳毛尖故事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信阳本没有茶,乡亲们在官府和老财的欺压下,吃不饱、穿不暖,许多人得了一种叫“疲劳痧”的怪病。瘟病越来越凶,不少地方都死绝了村户。一个叫春姑的闺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能给乡亲们治病,她四处奔走寻找能人。
一天,一位采药老人告诉姑娘,往西南方向翻过九十九座大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江,便能找到一种消除疾病的宝树。春姑按照老人的要求爬过九十九座大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江,在路上走了九九八十一天,累得筋疲力尽,并且也染上了可怕的瘟病,倒在一条小溪边。这时,泉水中漂来一片树叶,春姑含在嘴里,马上神清目爽,浑身是劲,她顺着泉水向上寻找,果然找到了生长救命树叶的大树,摘下一颗金灿灿的种子。
看管茶树的神农氏老人告诉姑娘,摘下的种子必须在10天之内种进泥土,否则会前功尽弃。想到10天之内赶不回去,也就不能抢救乡亲们,春姑难过得哭了。神农氏老人见此情景,拿出神鞭抽了两下,春姑便变成了一只嘴巴尖尖、眼睛大大、浑身长满嫩黄色羽毛的画眉鸟。
小画眉鸟很快飞回了家乡,将树籽种下,见到嫩绿的树苗从泥土中探出头来,画眉鸟高兴地笑了起来。这时,她的心血和力气已经耗尽,在茶树旁化成了一块似鸟非鸟的石头。不久茶树长大,山上也飞出了一群群的小画眉鸟,她们用尖尖的嘴巴啄下一片片茶叶,放进瘟病病人的嘴里,病一群群的小画眉鸟,她们用尖尖的嘴巴啄下一片片茶叶,放进瘟病病人的嘴里,病人便立刻好了。从此以后,种植茶树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有了茶园和茶山。
信阳毛尖简介
信阳毛尖亦称豫毛峰,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也是绿茶中的珍品,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饮誉中外。信阳毛尖不同等级茶评
特级:
形状:
细秀圆直、多白毫、匀净
色泽:
嫩绿
汤色:
嫩绿明亮
香气:
嫩香持久
滋味:
鲜浓爽
叶底:
嫩绿鲜活、匀亮
一级:
形状:
细圆紧尚直、显白毫、匀净
色泽:
嫩绿
汤色:
嫩绿明亮
香气:
清香高长
滋味:
鲜爽
叶底:
嫩绿明亮、匀整
二级:
形状:
圆直尚紧细、有白毫、匀净
色泽:
绿润
汤色:
绿明亮
香气:
栗香或清香
滋味:
醇厚
叶底:
绿亮、匀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