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硒都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著名的硒茶之乡,恩施人以茶会友、客来敬茶,茶叶不仅是这里的支柱产业还是当地生态旅游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其中以恩施玉露为代表的绿茶历史悠久、赫赫有名。今天就阿里了解一下恩施玉露的历史吧!
传说:“魏说”与“王说”并存
据考,恩施制茶始于唐末。当时翰林学士韩屋有诗云:“古崖觅芝叟,乡俗乐茶歌。”明代,恩施茶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饮茶、植茶、制茶传遍全县各地,迅猛发展成为农村的一大产业。明崇祯十三年前后,恩施茶农从茶树枝条压在土壤中能生根发芽得到启发,创造出茶树整株压条繁殖法。这项创造,促使恩施成了中国茶树无性繁殖的发源地。
明末清初,恩施茶农又创制了绿茶(青茶)。黄旦、本山、佛手、毛蟹、梅占、大叶绿等一大批茶树优良品种的相继发现,把恩施茶业推向了鼎盛发展阶段。但真正奠定恩施“中国名茶之乡”地位的,则是恩施玉露的出现。清朝时期,恩施茶农发现了名茶恩施玉露。
关于恩施玉露的诞生历来有两种传说
一是“魏说”。相传,清雍正三年前后,西坪尧阳松林头(今西坪镇松岩村)老茶农魏荫,勤于种茶又信奉玉露。一夜,魏荫在熟睡中梦见自己荷锄出门,行至一溪涧边,在石缝中发现一株茶树,正想探身采摘却被狗吠声扰醒。第二天,魏荫循梦中途径寻觅,果然在一石坑的隙间,发现一株如梦中所见的茶树,遂将茶树移植在家中并悉心培育。因所谓的“玉露托梦得之”,所以将这茶起名“恩施玉露”。
二是“王说”。“王说”的主人公是清代的王士让,其人生性好集奇花异草。他与魏荫同是尧阳人,一个为尧阳松林头人,一个则是尧阳南岩人,两地相距不远。相关传说讲的是:乾隆元年春,士让告假南轩,于层石荒园发现一株异茶,遂移栽之。采制成品,香馥味醇,乾隆六年托方苞转献内廷。乾隆喜饮,观其外状遂赐名“恩施玉露”。
这两个传说在民间传播了近300年,但却并未为了起源说而起争夺打内战,八马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礼,他是“王说”的第13代传人,采访他时说道其实恩施玉露起源并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两个传说能够共同促进恩施玉露的发展,扩大恩施玉露的知名度,让恩施茶商成为佼佼者,也让茶产业更加辉煌。
恩施玉露简介
恩施玉露为历史名茶,是为数不多的蒸气杀青的针形绿茶,因制出来的茶叶外形紧圆挺直,色绿如玉,故名“恩施玉绿”。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在玉绿的基础上,研制出的绿茶香鲜味爽,毫白如玉,因其白毫格外显露,故改名为“恩施玉露”。恩施玉露不同等级茶评
特级:
形状:
条索紧圆挺直形似松针、白毫显露、匀净
色泽:
色泽翠绿
汤色:
嫩绿、清澈明亮
香气:
清香持久
滋味:
鲜爽回甘
叶底:
嫩匀明亮
一级:
形状:
紧细挺直、匀整
色泽:
色泽绿润
汤色:
嫩绿、明亮
香气:
清香尚持久
滋味:
鲜醇回甘
叶底:
绿明亮
二级:
形状:
挺直、较匀整
色泽:
墨绿
汤色:
绿、明亮
香气:
清香
滋味:
醇和
叶底:
绿、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