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用炭焙的手法,让岩茶变得干燥,使香气、滋味等品质特征达到最佳的程度。不同的炭焙温度、时长,有着不同的名称。焙火的程度决定了火功的高低。同时也影响岩茶可保存的时间长短。今天就来说说岩茶培火工艺中的“火功”吧!
培火工艺中的“火功”
“火功”,是武夷岩茶的名片,是特色标志。内含物质丰富的茶,焙得到位,滋味凸显,香气悠扬。若是焙得不好,茶的品质就会下降。茶香杂,不清爽,滋味苦涩。若是焙过头,则呈现烟火味、焦糊味。
现有的武夷岩茶中,常见火功有五种(按照焙火温度排序)。
第一种,轻火(目前大多数外山茶和一部分正岩茶是这种火功)
第二种,中轻火(目前小部分外山茶和小部分正岩茶是这种火功)
第三种,中足火(目前小部分外山茶和小部分正岩茶是这种火功)
第四种,足火(目前很少外山茶和大部分正岩茶是这种火功)
第五种,高火(目前只用小小部分正岩茶是这种火功)
各种岩茶适合制作成什么火功?
岩茶适合制作成什么火功,主要是根据品种本身的特性决定。如肉桂、铁罗汉、半天腰、老丛水仙等茶,其耐火程度强,通常制作成中足火、足火茶。在较高温度的焙火下,这些岩茶的内含物质能够极好地转化,所以高火功岩茶通常有着汤水醇厚、柔和、细腻的特点。
而武夷山引进的新品种,如黄观音、金观音、黄玫瑰、金牡丹等,以高扬的、馥郁的、芬芳的花香为主要特点的岩茶,不适合制作成高火功。这些岩茶中的高香品种,若是一味地使用高火功,一个没注意,这些茶高扬的香气大部分就会消失殆尽,最后只会留下又厚又涩的茶汤,还夹带着极难化开的苦味。它们只适合使用焙火温度较低的轻火、中轻火工艺制作。在火功较低的情况下,黄观音、黄玫瑰、金牡丹等高扬的花香得以保留,喝在嘴里,芬芳馥郁,回甘良好,是新手入门的不二之选。
如何区分岩茶的火功?
一是岩茶的条索颜色。条索颜色变化规律:火功越高,条索颜色越深。轻火茶颜色最绿,多为竹青色、墨绿色、深绿色等。(属于绿色系)焙火越高,叶片中的檀色、栗色、枯色、赭石色等比例增多,看起来有些像炒咖啡豆的颜色。焙火升至中高火,则会呈现所谓的“蛤蟆背”(一粒一粒的小凸起),这些蛤蟆背肉眼可见。高火茶和轻火茶的条索颜色,是两个极端,一个如同白昼,一个如同黑夜。根据条索颜色,大致可判断出火功的高低。颜色较绿的,说明火功低。颜色越深,火功越高。
二是岩茶的汤色。岩茶汤色变化规律:火功越高,颜色越深。随着火力加大,茶汤的颜色会呈现:由橙黄色到橙红色,琥珀色到酱油色的变化。这是由于茶叶中茶色素被氧化,茶叶中茶红素、茶黄素大量形成的结果。根据茶汤颜色,大致能判断岩茶所施的“火功”。颜色较浅的说明火功不高,颜色深代表火功越高。通常轻火岩茶多为赤金色、橙黄色等,中足火茶为琥珀色、胭脂色。看茶汤颜色的变化,好似南方秋季树林的变化。从初秋的墨绿渐渐变为黄绿、古铜色、黄褐色、褐色、灰褐色……最后叶片掉落,只留下深褐色的枝干。条索、汤色,这些是我们肉眼可见,可轻松辨别岩茶火功的两种指标。
茶火功虽多,但只要用心了解,记下每种火功的特点,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火功”岩茶。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要想成为喝岩茶高手,先从分清岩茶的火功开始。
岩茶,因“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而得名。属半发酵茶,青茶(乌龙茶),以“岩骨花香”的独特岩韵著称。主产区为中国福建武夷山茶区。武夷山茶区坐落在福建省西北部,有“奇秀 甲于东南”之誉。
群峰相连,峡谷纵横,九曲溪萦回其间,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武夷山悬崖绝壁,深坑巨谷。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构筑“盆栽式”茶园。武夷岩茶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