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山中段的古茶园,大部分分布在这条小黑江的中上游地区,其中名气稍大的古茶园有:宁洱的困鹿山、景谷县的小景谷(景谷乡古茶园)以及镇沅县的老乌山、老海塘等。
宁洱县古茶山
从景洪沿213国道往北,穿过思茅区,便进入宁洱县境内。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原名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宁洱县有栽培型古茶园1133公顷,主要分布在宁洱镇、磨黑镇、勐先乡,最有名的古茶山是困鹿山。困鹿山位于宁洱镇城北31公里,古茶树群落地跨宁洱镇凤阳和磨黑镇把边两地,总面积10122亩,其古茶园主要分布在宁洱镇宽宏、西萨、谦岗村,居住主要是哈尼族和汉族,海拔1090~1640米,古茶山面积约77公顷。
宽宏村哈尼族种茶已有400余年,西萨村有160多年,茶园多在寨边,粮茶间作,代表性植株有困鹿山大叶种茶和西萨村大叶茶,当地俗称的细叶茶为白毛茶。
困鹿山栽培型古茶树树龄有400年以上,半栽培型(过渡型)古茶树树龄1000年以上。其中过渡型古茶树大、中、小叶混生,香型独特、清雅持久、新茶入口微苦、化甘而转甜,喉韵甘润持久,气蕴上扬而沉实。
景谷县古茶山
从宁洱县往西北,沿323省道便可进入景谷县境内。
景谷县位于普洱市中西部,东邻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南连思茅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靠双江拉祜族傣族佤族布朗族自治县和临翔区,北接镇沅彝族哈尼族自治县。
景谷县有100年以上的栽培型古茶园有30042亩,主要分布在正兴镇、威远镇、景谷乡、民乐镇、凤山乡、永平镇、半坡乡、碧安乡等8个乡镇的65个村民小组,其中正兴镇古茶园分布3个村,面积4791亩;景谷乡古茶园分布于9个村,面积12994亩;民乐镇古茶园分布于8个村,面积1191亩;凤山乡古茶园分布于12个村,面积5747亩;永平镇古茶园分布于18个村,面积2286亩;半坡乡古茶园分布于9个村,面积343亩;碧安乡古茶园分布于1个村,面积330亩。
上述乡镇名气大的古茶山:
1.凤山乡黄草坝古茶山
包括凤山乡平田、顺南、南板三个村,居民主要是汉族,由于地处景谷东部无量山脉上,海拔比较高,为1710米~2355米。古茶园面积约458公顷,代表植株有平田村的细红茶,分类上属普洱茶。黄草坝茶山与宁洱县困鹿山同处小黑江上游一带的无量山脉西坡,两地相隔仅几十公里,所以两地古树茶茶韵味相似,二者区别是:困鹿山茶显得更厚重一些,香气更高,而黄草坝茶山野之气更足。
2.景谷乡文山古茶山
主要分布在景谷乡文山、景谷、文召、云盘、文联、团山、文东村,居民主要是汉族。这一带的茶一般被称为“小景谷茶”,“小景谷”地处景谷县北部威远江支流景谷河一带,海拔1610~2010米,古茶山面积约1112公顷,代表植株有文山村门口茶叶云盘村红橄榄茶(细格茶),分类属普洱茶。小景谷茶条索肥壮,汤水呈密香蜜甜,回甘较好,与无量山南段的易武茶有些相似,但苦涩略重于易武茶,香气汤水厚重度、饱满度不及易武茶,也不及易武茶稠绵。
小景谷茶中名气最大的是文东村苦竹山古树茶,苦竹山茶呈糖香、甜水好(带冰糖甜)。代表性茶树为李兴昌地的“苦竹山茶”,海拔1940米,树高9.6米。
3.民乐镇秧塔古茶山
主要分布在民乐镇大村、白象、桃子、民乐村,居民主要是汉族,海拔1110~1780米,古茶山面积114公顷,代表性植株有大村的秧塔大白茶和白象村的大叶子茶,分类属普洱茶。
秧塔茶又叫秧塔大白茶,是景谷县的特色茶,因原产于景谷县民乐镇大村秧塔村民小组而得名。秧塔茶的特点是:芽叶满披茸毛,成茶肥硕重实;白毫显露、条索银白、气味清香、茶汤清亮、滋味醇和回甘,耐泡。种植历史已有150多年。
4.威远镇联合龙塘古茶山
主要分布在景谷县威远镇龙塘、联合两村,居民主要是彝族,海拔1510~1760米,古茶山面积约335公顷,代表性植株有龙塘村本地大叶茶和联合村本地大叶茶,属普洱茶分类。联合、龙塘两村位于景谷县城往北直达景谷乡的通乡公路西侧、景谷河西岸。当地村民说,威远镇龙塘村与景谷县文召村之间的“南门山”,是“小景谷”(景谷乡)与“大景谷”(主要指县府所在的威远镇)之间的界山。
联合村比较有名的茶是“酸枣树”茶。茶香气鲜爽、嫩香、汤色清绿明亮,滋味鲜纯。由于茶树中有枣树,开花是掩映茶树,人们觉得茶汤中也带了点“枣酸味”,所以叫这片茶地“酸枣树,树高2米左右,海拔1460~1800米左右。
5.永平镇团结乡古茶园
主要分布在景谷县永平镇团结村,居民主要是汉族,海拔1090米,古茶山面积198公顷,汉族种茶已有120多年,代表性植株有团结村“刚榨茶”,分类属白毛茶。
景谷县古茶园,有两片与镇沅县关联度特别大:一片是东北部的凤山乡古茶园,一片是北部的景谷乡古茶园。凤山乡与其东部的镇沅田坝乡和北部的按板镇同处无量山中段主脉上,山水相依,茶园相连。
从凤山乡往东,通过山间通道,可以跨过无量主脉,直达田坝乡。穿过凤山乡的这条“凤(山)一按(板)”公路形成西北通道,是凤山、按板、田坝三个乡镇之间的“茶叶通道”。从威远镇往北分出“威(远)一景(小景谷)”通乡公路,在经过景谷乡后,直达镇沅县振太乡及其北部的勐大镇,形成“景(小景谷)一振(振太)”之间的“茶叶通道”。
北部和东北部两条茶叶通道:“景一振”公路和“凤一按”公路,把两县的五大产茶乡镇联为一体,使我们可以顺着这两条“茶路”,去寻找无量山中段的好茶:“小景谷茶”“黄草坝茶”,以及镇沅田坝乡的“老海塘茶”、按板镇的“老乌山茶”、振太乡的“打水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