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沙村的鲜花和古茶树
当天下午,在哈尼族小伙子四二的带领下到达帕沙村。帕沙在勐海县城的南面,一路向南就是布朗山。
帕沙茶山属勐海县格朗和乡哈尼族地区,最高海拔1850米,处于南糯山与布朗山之间。帕沙山很大,绵延十多公里。帕沙山无论大寨、小寨都有古茶园,老寨的茶王树树围达2米多,被命名为帕沙1号。帕沙因在格朗和乡的最高峰支脉上,山高路远,群山环绕,涉足的人太少,因此关注度很低,一般人也常常将它归属在南糯山名下。
四二家的房子有两层,位于寨子最高处的半山坡上。一楼的右边是摊晾房,左边是炒制间;二楼,则是阳光房,用来晾晒茶叶。房子大门的右前方,按照哈尼族生活习惯,搭了一个四面开敞的休息茶棚,面向整个帕沙村。茶棚视线开阔,近可守望茶树和家园,远可眺望起伏的山峦,是一处绝佳的品茶处,其风光美景,足可胜却城市中无数精致的茶室!
我们坐在茶棚里休息,等候泡茶时,我们问:“四二为什么叫四二呢?”他答:“因为老爸排行老四,他排行老二,便叫四二,这是哈尼族取名的方式。”读书后,四二在学校里为自己取了“李昌”。
喝了茶,我们在四二家的木楼中吃了一顿原滋原味的哈尼族饭。火塘边,木楼上,小圆桌,糯米鸡,满满一簸箕野菜,蘸着特别的味道的浆吃……饭后,四二带我们去看帕沙村的古茶树。
没想到,帕沙的古茶树这么多,而且平均树龄看起来比景迈山的更大。帕沙的茶树和寨子紧密结合,寨子的路边就是大茶树。四处鲜花盛开,沿道路沿山坡,随处可见古老的大茶树。
我们站在帕沙1号茶树下,大家好一阵无声地仰望。这颗生命力旺盛的茶树,枝繁叶茂,长势强劲,八百多年的树龄,从唐代就开始生长,然后穿越历史,和我们相约。
帕沙的鲜茶叶有明显的花香,有点像茉莉花,香喷喷鲜嫩嫩的春天花香,让人忍不住捧在手心,嗅了又嗅。
炒茶时,满屋茶香,视线随着炒茶人的动作上下翻动。云南的普洱茶,先摊晾,再炒,再揉,再晒太阳,晒干了就成为毛茶。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将毛茶蒸软,压制成饼。第三步,交由岁月慢慢转化,少则十年,多则几十年,茶才真正成熟了、好喝了、醇厚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茶的存放,要在一定的温湿条件下,没有霉变、没有风干、没有吸入异味……才能成为一饼真正的好茶。
帕沙的茶滋味并不比老班章差,甚至可以说更醇厚、更绵长,有帕沙独特的风味。也许是刚好处在南糯山和班章之间,帕沙的茶,似乎两者的特点,南糯的甜和班章的强,都有那么一点,而且,不是那么简单的融合,而是沉稳的、丰厚的,足可以让人期待的。
在帕沙村,我们一直呆到哈尼人开始回家,太阳开始慢慢地落坡,才恋恋不舍地告别大茶树、告别四二家。
云南的每一天,我们都在寻找,膜拜古老的茶树,喝着用她的茶叶泡出的茶,品着她的沧桑,品着她的滋味,与她交流;
离开云南,每一天在远离那些古老的茶树地方怀念她们,怀念她们的坚强和质朴,怀念她们的丰富和慷慨。怀念她们生长的地方易武、班章、帕沙……继续在茶中辨识她们香气和味道,气韵和风姿。
云南无数的老茶树就像永不衰老美丽胸怀博大的母亲,千百年来养育着一方百姓,护佑着一方水土,没有岁月的风干和霉变,没有欲望的烦恼和急躁。一饼饼纯粹干净、足岁酝酿发酵的好茶不断诞生,一碗碗清润甘甜的茶汤才会呈现于古往今来的茶人面前。
透过杯中的茶汤,我依稀看见,雨过天青云破处,那些古老的茶树在滇南的土地上默然无语,她们却给了我一片碧空如洗的世界,一个久久难以释怀的情梦。
来源:西部开发报
作者: 陈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