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坑茶制作精细。鲜叶采摘十分考究,在清明前后开始采摘新芽,标准为一芽一叶,鲜叶要求匀、整、洁、清,不采单片叶、鱼叶、病虫害叶、伤叶、紫鱼叶、瘦小芽叶和雨水叶。芽叶采回后,及时摊放于洁净、通风处,约6小时后开始炒制。
窝坑茶制作工艺
窝坑茶制作工艺分为杀青、揉捻、初干、搓团、摊凉、足干、拣剔七道工序。窝坑茶的独特品质,主要在“初干”和“搓团”两个工序中形成。初干时,将揉捻叶倒入锅中,锅温为90~100℃,滚炒和抖炒相间,操作要求轻与快,捞叶要匀和净,到茶坯炒至六成干时,将锅湿降至70℃左右,开始搓团。
搓团时将窝坑茶拢在两手心中,五指稍并拢,沿同一方向,运用掌力,逐步由轻到重搓揉窝坑茶团一并结合解块,反复进行四五次,随后将窝坑茶坯在沿锅壁内回转搓揉,要求由重渐轻,其间不断抖散团块,至窝坑茶坯达九成干,条索呈螺状颗粒为止。
窝坑茶出锅后,稍经摊凉,烘焙至足干,再经过拣剔,即行包装贮存。
影响窝坑茶品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窝坑茶菁原料品质及制造技术,缺一不可,故选菁时必需注意以下四点:
一、选择优良品种:目前本省适合制造窝坑茶之优良品种有青心乌龙、茶12号、茶13号,其中茶12号,即一般所称的“金萱”、茶13号又称“翠玉”。
二、良好的栽培管理:欲得优良窝坑茶菁,必须窝坑茶园管理合理,耕种与施肥必须适当。因为窝坑茶园管理良好,窝坑茶菁发育才会整齐平均,若窝坑茶芽生长老嫩不一(俗称公孙菜),则在制造过程中,萎凋程度不易控制,成窝坑茶品质难达理想。
三、把握窝坑茶菁采摘时机与方法:制造窝坑茶所用的窝坑茶菁、以顶芽开面后(对口叶)二、三日,其下二、三叶叶片尚未硬化时采摘最为理想。窝坑茶菁采摘时以长至五叶,留下二叶,采一心二、三叶最为理想,上午十时至下午二时采摘尤佳(俗称午时菜),不过在同株窝坑茶树中,萌芽时间难望一致,在春茶时期,雨水甚多,天候不稳,大体上来说顶芽开面达半数以上时,即需俟机采摘,以防窝坑茶菁过於粗老,影响品质。
一般来说,制造窝坑茶之茶菁要叶质柔软、叶肉肥厚、色呈淡绿为佳,采摘时机控制更是不得马虎,采得窝坑茶菁过老(晚采俗称饱菜),成品窝坑茶形过大、滋味淡薄,采得窝坑茶菁过早(早彩俗称幼菜),则色泽深绿近黑,窝坑茶汤缺少香气,品质难得上乘。
四、采得窝坑茶菁要妥善处理:窝坑茶菁一离开窝坑茶树,立即发生变化,其变化进行的快慢与好坏是随著天候的不同,以及采后处理方法的适当与否而决定,因窝坑茶制造过程中,窝坑茶菁需经日光萎凋及室内萎凋处理,使之部分发酵生成窝坑茶特有的香味,因此窝坑茶菁处理是否得当,显然是制窝坑茶成败关键所在。
窝坑茶又名蕉溪窝坑茶,产于江西省南康县南岭山脉北端的浮石、蕉溪一带。主要产区为蕉溪上游海拔600余米、林木葱郁的窝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