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茯砖茶
黑茶-老青茶
黑茶-六堡茶
我国饮茶方式先后经过煮茶、煎茶、点茶、泡茶四个阶段的演变。人们最初将茶叶或茶膏与其他佐料混在一起,煮熟后食用。茶的混煮羹饮,在国人饮茶的历史上存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是茶从食用到饮用的过渡阶段。陆羽在《茶经》中说:“或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用斯沟渠间废水耳,而习俗不已。”由此可见,当时某些地方还保留了羹饮的习俗,同时也清楚地显示出茶从食物转变成饮料的历史轨迹。从西汉时期开始,茶便从羹饮逐渐演变成纯粹的饮料了。唐朝初期,茶作为饮料已经相当普遍,但仍保留羹饮的痕迹。唐代饮茶以烹煎为主,将茶饼碾碎成末再饮。这种方式一直延续至宋明,宋人点茶技艺更加高超。明代以后,散茶大发展,饮茶方法也由烹煮饮用过渡到冲泡饮用。用散茶冲泡清饮成为后世饮茶的主流。
到了现代,清饮冲泡法成为我国大部分人的主要饮茶方式,但调饮方式依然存在。除此之外,由于社会生活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再加上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不断加深,还出现了罐装茶、袋泡茶、速溶茶、茶饮料、浓缩茶等。
传统黑茶的原料比较粗老,随着人们对黑茶的逐渐重视,及工艺技术的改进,黑茶原料选取上,也有相应改变,很多黑茶厂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都会选取原料相对细嫩的茶叶来制作。原料等级较高的黑茶,茶叶相对较细嫩,其本身内含物质积累比较多,呈鲜爽味的氨基酸,苦涩味的茶多酚、咖啡碱含量较高,采用泡饮更能品饮出鲜爽度和变化度,对滋味也比较好把控,避免煮饮带来的苦涩。而原料粗老的茶叶,其内含物质相对较低,但糖类物质含量较高,茶叶含梗量多,用一般的泡茶方法,很难把茶味全部体现出来,采用煮饮可充分把梗的味道煮出来,口感醇厚爽滑,特别是边销茶,建议煮饮。
黑茶年份
黑茶在陈放过程中,滋味物质的变化最为明显和丰富。各类茶叶呈味物质不断转化,茶多酚进行非酶性自动氧化,含量减少,使得茶汤苦涩感降低,收敛性减弱;氨基酸、蛋白质、咖啡碱等物质与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等形成聚合物,使得滋味变淡薄,鲜爽度降低;可溶性糖在转化过程中含量增加,且糖类中的水溶性果胶物质增多,使茶汤的厚度、滑度和甜味增高。通过各物质的协同转化,存放年限较长的黑茶进行煮饮,能够更好地将老茶的芬芳展现出来,口感上也更能体现老茶的醇厚柔滑。而时间较短的黑茶,建议直接冲泡,能更好地体味其色香味的层次变化。
煮茶工具
1、用陶制茶具,陶制可吸附性消除一些茶叶发酵,茶叶存放时形成的杂味,使黑茶的陈香更为突出。此外,陶质茶具的粗犷、大气搭配黑茶,淳朴凝重,更符合黑茶深厚的陈韵。
2、铸铁壶具有传热快的特点,适于冲泡老黑茶用。铁壶煮水能提高水的温度,具有软化水质,让水变得甘甜、顺口,口感厚实饱满顺滑,在品饮好茶时,有事半功倍之效,特别适合泡煮茶用,可激发和提升茶的香气。
3、玻璃壶煮茶,茶壶通透明亮,耐高温性能强,可以直接在火上进行加热,安全无毒无味。是人们居家的必备产品。易于清洁。其适用于红茶、咖啡、牛奶等饮料以及食品的直接煮沸,也适用于以沸水沏泡各种绿茶、花茶等,当然黑茶也可以。
煮黑茶的保健功效
我们前面说煮茶时,持续的高温环境有利于茶叶内含物质的析出,使其更加充分地进入茶汤,这当然也包括茶叶中的营养物质。以下两项研究供大家参考:英国科学家发现,用壶煮出的茶水更有利于健康。与简单地用沸水泡茶相比,煮茶的方法可以释放出更多的抗癌化学物质;阿伯丁郡洛维特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茶叶在壶中煮沸5分钟,抗氧化剂的浓度达到最高峰。而抗氧化剂能吸收与癌症和心脏病有关的有害自由基。这些研究表明经过熬煮后的黑茶,其营养物质会更加充分地溶解到茶汤中,对人体的各项保健功能也更为突出。
黑茶(dark tea),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得名。黑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属后发酵茶,主产区为广西、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安徽等地。传统黑茶采用的黑毛茶原料成熟度较高,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
黑毛茶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类为湖南黑茶(茯茶、千两茶、黑砖茶、三尖等)、湖北青砖茶、四川藏茶(边茶)、安徽古黟黑茶(安茶)、云南黑茶(普洱熟茶)、广西六堡茶及陕西黑茶(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