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我国的历代贡茶、传统茶,以及当代新创制的名茶,优质茶等等,大多出自高山。高山之所以出好茶,是优越的茶树生态环境造就的。茶树的原产地在我国西南部的多雨原始森林中,经过长期生长发育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喜温、喜湿、耐荫的生活习性。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造成了茶树生态环境的不同,它集中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气候
气温是随着海拔高度而变化的,通常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便降低0.5摄氏度。而温度决定着茶树中酶的活性,进而又影响到茶叶化学物质的转化和积累,因此不同海拔最高度的茶叶原料,即鲜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等茶叶品质化学成份的含量也不一样。茶多酚和儿茶素随着海拔高度而减少,而氨基酸则随着海拔高度的提高而增加,这就为茶叶滋味的鲜爽甘醇提供物质基础。另外,茶叶中的不少芳香物质也随着海拔高度的提高而增加。这些香型物质,会在茶叶制造加工过程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的香味,如苯乙醇能形成玫瑰香,茉莉酮能形成茉莉香,沉香醇能形成玉兰香,苯丙醇能形成水仙香等。许多高山茶之所以具有某些特殊的香气,其道理就在于此。
其次,是降雨的多寡。在海拔2000米以内的高山,雨量是随着海拔高度的提高而增加的。茶树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化合物聚合发生困难,纤维素不易形成,可使茶叶原料鲜叶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鲜嫩而不粗老。同时,充沛的雨水还能促进茶树的氮代谢,使鲜叶中的全氮量和氨基酸提高。所有这些,对保持茶叶嫩度和提高茶叶滋味是有利的。
生长在高山的茶树与平地相比,由于湿度和雾珠的增多,使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可见光中的红黄光得到增强,而红黄光有利于茶叶叶绿素和氨基酸的含量,这对提高茶叶的色泽和滋味是不可缺少的物质。
二、土壤 高山茶园土壤石砾较多,肥力较高,而平地茶园土壤较为粘重,肥力较低。土壤是茶树生长的基地,茶树所需的养分和水分,都是从土壤获取的,因此,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与茶树生长紧密相关。现代研究也表明:高山茶园土壤风化比较完全,石砾较多,土壤通透性好,而且有机质和各种矿质营养元素,包括茶树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各种微量元素一应俱全,以致茶树有效品质成分和各种保健营养物质丰富;而平地茶园多属红壤粘土,不但土壤粘重,结构差,而且有机质和土壤生物含量低,因此,茶树生长往往较差,尤其是茶叶香气滋味不及高山茶。 高山与平地相比,前者树木比后者多。而植被的繁茂,不但有利于调节空气湿度,增加地面覆盖度,从而改善茶园温湿条件和增加土壤肥力,而且更主要的是高山茶园的光照达到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茶树虽需要一定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但以弱光照为宜,尤其需要较多的漫射光。而高山茶园由于被树木所荫蔽,茶树在漫射光多的条件下生育,从而给有机体的生化变化带来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含氮化合物增加,对改善茶品质十分有利。 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两者的品质特征有如下区别: 高山茶芽叶肥壮柔软,节间长,颜色嫩绿黄,鲜叶微显花香。经加工而成的茶叶,香气馥郁,滋味浓厚、甘甜,回味持久,耐冲泡。 平地茶芽叶较小,叶底硬薄,叶张平展,叶色青绿欠光润。经加工而成的茶叶香气不足,滋味淡薄,甘甜回味一般,不耐冲泡。 高山之所以比平地茶好,是高山气候条件、土壤因子以及植被等综合影响的缘故。三、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