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瀑布茶介绍
余姚瀑布茶又称余姚仙茗、香茗,为浙江省的历史名茶。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余姚用大茶树的芽叶制成的茶叶,品质特优,称之仙茗。据宋《嘉泰会稽山志》(1201~1204年)载:“会稽茶唯卧龙与日铸相亚,其次余姚之化安瀑布茶。”余姚瀑布茶,产自白水冲和产安化山。
白水冲瀑布茶始产于汉,盛产于唐,即陆羽命名过的“瀑布仙茗”,因茶树根植于山上香灰土中,吸瀑布水气,制成的茶叶色如翡翠,香高形美,品质特优。化安山瀑布茶,在宋代时已非常有名。浙东史学家黄宗羲在《咏余姚瀑布茶》诗中赞道:“檐溜松风方扫尽,轻阴正是采茶无,相邀直上孤峰顶,出市都争谷雨前。两筥东西分梗叶,一灯儿女共团圆,炒青已到更阑后,犹试新分瀑布泉。”
余姚瀑布茶茶树管理
茶树修剪是在茶园土、肥、水综合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各地自然条件、树龄、品种生长习性,对茶树树体营养物质的分配和运转进行适当的控制和调节,使养分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分配的一种措施。
但必须与肥水管理密切配合,与采留叶相结合,并注意病虫害防治,才能使茶树修剪后恢复快、生长好。
定型修剪:幼龄茶树的第一次定型修剪,其高度和枝条粗度,对以后分枝强弱、分枝多少关系密切。
依照灌木型茶树分枝习性,二足龄茶树苗高在30厘米以上、主茎粗3~4毫米、有1~2个分枝时,即可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修剪高度以离地面15~20厘米为宜。
生长较差的茶树,虽有二足龄,但长势未达到标准,应推迟进行定型修剪。
部分土层深厚、管理水平较好的茶树,在一足龄时已达标准,也可提前一年进行定型修剪。第一次定型修剪必须仔细,只剪主枝,不剪侧枝,剪位应离下位叶较近,不可留桩太长,剪口向内侧倾斜,尽量保留外侧的芽位。
经第一次定型修剪后,要加强管理,使茶树尽快抽发旺盛的新枝。第二次定型修剪高度可在第一次剪口上提高15~20厘米。
第三次定型修剪高度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厘米左右。这样通过连续3次的定型修剪,茶树骨架枝高度就可达到50厘米,连同主茎形成4~5层分枝,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轻修剪,结合打顶轻采,进一步培养茶树树冠和采摘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