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下关普洱茶的历史

2020-05-23 

  普洱茶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云南茶业发展史。云南普洱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普洱茶、近代普洱茶、现代普洱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普洱茶有不同的含义,通过对普洱茶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历史的研究,普洱茶的历史大致可分为萌芽、发展和兴盛三个时期。

  一、普洱茶的萌芽时期

  早在几十万年前,云南就已有人类活动的痕迹,热带与亚热带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他们对大自然中的各种植物包括茶的认识较为深刻。据罗平、师宗县志考证,早在2100多年前,罗平、师宗一带已进行了野生茶树人工驯化栽培。另据傣文记载,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云南就已有茶树栽培。唐代樊绰在《蛮书?云南管内物产第七》中写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银生城是当时统治云南的南诏王所建,地辖今元江县、镇沅县、景东县、澜沧县以及西双版纳州,与后来的主产区大体吻合。

  易武人工栽培型古茶树

  野生古茶树

  至今,在西双版纳、普洱、景东、景谷、澜沧等地还保存有大量野生型、过渡型、人工栽培型古树茶。《蛮书》中记载蒙舍蛮饮茶是将茶叶、花椒、姜、桂皮等一起放在锅内烹煮,这种饮茶方式在现今大理白族三道茶中仍可见遗风。

  二、普洱茶的发展时期

  云南茶叶的发展时期是在明代,当时最有名的茶为昆明太华茶、大理感通寺茶和湾甸(今昌宁县内)茶。此外还有永宁(今宁蒗县)“剪刀粗茶”,车里(今普洱县以西、西双版纳)“普茶”和乌蒙(今昭通地区)的“乌蒙茶”。当时流通全省、销量最大的当数“普茶”。

  大理下关单大人古茶树

  据万历《云南通志》记载:“车里之普耳,此处产茶,有车里一头目居之。”谢肇淛《滇略》中也提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这是两条关于普洱茶的最早记载。当时普洱茶内销量在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已达四百担左右。

  团茶

  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清政府同意达赖喇嘛的要求在北胜洲(今永胜县)建立茶叶市场。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清政府在丽江建立茶市。吐蕃对茶叶的大量需求,极大地刺激了云南的茶叶生产,为了规范市场,清政府规定云南藏销茶为七子饼茶,每七圆为一筒,重老两四十九两。每年注册销量为3000担,约相当于现今150吨。在清朝普洱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七子饼茶

  三、普洱茶的兴盛时期

  到19世纪末(公元1894年),云南全省茶叶销售量已达到1500吨。此时滇西的其他地区也开始引种种植大叶种茶。双江、勐库之“勐库茶”始种于光绪二十五、六年;景谷县之“景谷茶”始种于清末(1910年);顺宁府(今凤庆县)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在知府琦璘大力倡导下开始种茶。这三个地区也成为后来下关茶厂加工沱茶、边销紧茶的重要原料产地。

  冰岛古茶园和“冰岛美人”

  清朝后期,茶叶控制放松,私人茶庄纷纷涌现。各茶庄都有自己的外包装纸、内票和内飞以示区别。在勐海恒春茶庄的带动下,生产和销售茶叶的茶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下关的永昌祥也在下关开设了第一家以茶叶精加工为主的茶叶精制厂,始创于1902年的下关沱茶应运而生。随后,出现的名气较大的茶行和茶行分号有洪盛祥、恒盛公、同庆号、乾利贞、可以兴、云生祥、雷永丰等。同时,下关、顺宁的洪兴祥、复协和、茂恒、复春和等也加入其中。

  乾利贞春尖茶包纸

  成昌号的双狮滚球内飞

  茂恒的松鹤内飞

  民国时期,废除了茶引制。新茶区的大量涌现,使云南在1937年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黄金时期。普洱茶的自然后发酵过程较难自然完成,因此,各厂开始研究人工陈化工艺,包括20世纪50年代下关茶厂的人工冷发酵、蒸汽热发酵的工艺研究,20世纪70年代,广东和云南渥堆发酵的研究,促进了普洱茶生产的多样化发展。

  下关茶厂人工冷发酵技术的潮茶工序

  进入21世纪,茶粉、茶珍等新工艺普洱茶的诞生使普洱茶的发展进入了又一个全新的领域。

  现代化的茶叶生产车间

相关标签:下关普洱普洱茶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