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毛尖”,久负盛名。在国际、国内历年的各种评比中,古丈毛尖获得的金奖等最高荣誉奖项即达38个。由于产地环境好、茶叶品质高,古丈毛尖深受消费者喜爱。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古丈毛尖的产地!
古丈毛尖产地在哪里
古丈毛尖产于湖南武陵山脉中腹古丈县境内。
古丈毛尖生长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古丈县属中亚热带山地型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左右,温和湿润,热量充足,雨水集中,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少严寒。气候的地域分布不匀,小地形气候复杂,垂直变化大,山地逆温效应明显,具有山地森林小气候的特点。
土壤腐殖质及土层厚度微域分布明显,土壤质地多为壤土或砂壤土。其中含氮量大于1%的面积占83%。全磷含量在0.5%-0.2%之间,全钾含量平均为2.2%,硒含量极为丰富,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特定自然生态条件下,相对丰富的土壤养分,尤其是茶园土壤母质多为紫色板页岩,含磷量高,极宜茶树生长,为古丈毛尖名优茶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古丈毛尖的加工工序
1、杀青
首光要用粗砂岩或青砖将一沙蜗擦磨光滑,烫锅上油(一般上茶油),洗刷干净。所用杀锅口径78厘米、深度24.5厘术,安装锅口平面倾角15°杀青温度掌握180°左右,以鲜叶下锅有"僻拍"响声为宜。每锅投叶以2一3斤为适量。
2、炒二青
杀青叶经揉捻摊凉,须尽快炒二青,古丈俗称"转锅"。目的是进一步破坏残余酶的活性,巩固本色,继续散失一部分水分,为做条打好基础。炒二青的锅温控制在120°左右,如锅温低,易结锅巴,白毫脱落,毛尖无毛,可能产生红梗红叶,如锅温太高,会造成芽尖焦枯断裂,毛尖无尖,产生焦黄粉末,影响成茶净度。另外,还有"杀青焦边转锅焦尖"的现象,说明炒二青与杀青一样,涡温高低对毛尖品质有很大影响,必须严格掌握。
3、做条
的时机,就是将茶坯投入600C-70℃的锅温内,轻轻翻动,待茶坯受热回润,即可两手合抱茶坯轻揉,用力不宜过重;随后,取出放入蔑盘中结合解块来回滚揉,待茶坯水份散失,芽叶之间开始不相粘连时,正是做条的关键时机。如茶坯较千就无法揉捻成条,致使茶条松散,相反如果过早重揉做条,毫毛会被大量溢出的茶汁粘附在叶的表面,白毫不露,茶条带黑,因此必须认真掌握好做条的适当时机。
4、操作方法
必须掌握好操作方法:在做条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钓鱼勾",应尽量不采取旋转揉动的方法,如果在蔑盘中揉条,必须来回滚揉,如果在手中做条,必须前后搓揉(切忌在热锅中直接贴锅壁揉条)。具体操作方法是:双手握茶坯合抱于手掌之中,十指微张,以一手向前一手向后的往返动作,着力于手掌与手指之间,用力轻重相同,使茶条在掌中来回转动,不断从手掌上下及虎口边挤出,坠落锅中,伸直成条,当满锅茶坯搓揉一遍后,再按循环的动作重复搓揉。当茶条含水量至150C-20℃时,条索呈现紧直圆细,色泽润绿,白毫初露的状态,即为适度,出锅薄摊,待茶坯芽尖叶身的水份重新分布均匀以后,再行复干收锅。
5、收锅
收锅不仅使白毫进一步显露、.茶叶千燥便于贮藏,而且对于巩固做条工序中所形成的良好外形也是重要的一环。往往在实践中有这样的情况:茶坯通过做条后已形成美观的外形,一经复干,原已具有的紧直圆细的外形不复存在了。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掌握收锅方法中的个别技巧。其主要点就是:当茶条达八成干时,切忌五爪(指)抓茶翻拌,只能运用掌力灵活翻拌,这样复干后的茶叶,能巩固做条过程中所形成的良好外形,使茶条挺直不匀,达到紧直圆细的品质要求。
加工好的古丈毛尖具有紧直多毫、色泽翠绿、嫩香高悦、滋味醇爽回甘、耐冲泡等特点,具有独特的口感和芳香,被誉为"绿茶中的珍品"。
赞0
古丈毛尖如何泡古丈毛尖的泡法
古丈毛尖是绿茶的一种,它出产于湖南省的古丈县,是毛尖的一种,它的名字也是因此得来的,这种茶的茶香浓郁,营养价值很高,是湖南产的特色茶品之一,只是有些朋友对古丈毛尖了解不多,不知道它应该怎么冲泡,其实古丈毛尖有多种不同的泡法,想学习,可以看看下面对古丈毛尖泡法做的专业介绍。
古丈毛尖的泡法
1、宽湖留根泡法
这种泡法就是说用大一点的茶壶泡制古丈毛尖,在洗茶以后把茶叶投入壶中,用开水冲泡,但是泡好的茶汤会一直留在壶中一部分,最佳比例是留四出六,也就是把茶汤倒出六成以后,就要及时续水。
2、古丈毛尖的功夫泡法
古丈毛尖可以用功夫泡法泡制,这种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现泡现饮,而且每次倒干,是不会留茶根存在的,茶壶的大小可以根据自己投茶量的多少来定。这种冲泡方法特另那些新出产的古丈毛尖或者带有异味的古丈毛尖,因为它有泡制时时能让茶叶的异味去除。
3、盖碗冲泡法
盖碗冲泡法也是古丈毛尖的常用冲泡方式,这种泡法对提高茶叶香气和提高茶水的冲泡温度都有很大的好处,特别适合那些粗老的古丈毛尖,对于那些细嫩的古丈毛尖来说,并不太适合。盖碗冲泡古丈毛尖可以减少茶具对茶汤醇度的影响,它是最适合泡制古丈毛尖的一种方法,可以让品茶者轻松口味到古丈毛尖的原滋味。
古丈毛尖可存放多久
古丈毛尖可存放多久?古丈毛尖属于绿茶,一般情况下古丈毛尖的保质期为一年左右,对于古丈毛尖来说,还是选择当年的新茶比较好。
影响古丈毛尖保质期因素:分别是温度、光线、湿度。
1、温度:存放古丈毛尖的温度最佳为0-5℃,古丈毛尖不能放在气温高的环境下,如果温度过高茶叶中的氨基酸、糖类、维生素和芳香性物质则会被分解破坏,使质量、香气、滋味都有所降低。
2、光线:光线太强不适合古丈毛尖的保存,比如说阳光,就会促进古丈毛尖茶叶色素及酯类物质的氧化,能将叶绿素分解成为脱镁叶绿素。古丈毛尖茶叶贮存在玻璃容器或透明塑料袋中,要是受日光照射后,那么,其内在物质会起化学反应,使古丈毛尖品质变坏。
3、湿度:一般茶叶都有很强的吸湿还潮性,古丈毛尖是一种疏松多孔的亲水物质,因此也具有很强的吸湿还潮性。古丈毛尖茶保存关键在于茶叶本身水分含量的高低与小包装茶所用的包装材料的防潮性能。
怎样判断古丈毛尖是否过期?
判断古丈毛尖是否过期,可以从霉变、颜色、茶汤等几个方面来看:首先看古丈毛尖是不是发霉,或出现陈味;茶叶是不是变红,汤色变褐、暗;滋味的浓度、收敛性和鲜爽度下降。古丈毛尖可存放多久?此外看它包装上的保质期,另外如果是散装茶叶,最好不要超过18个月再冲饮。不过,并不是说茶过保质期就不能用,只要保存好,保持干燥,陈茶也可以喝,只不过味道不好罢了。
专家提示:能保持茶叶含水率7%以下,在12个月内茶叶品质不会过分陈化;水分在6%以下,用铁听全密封成"罐头食品"一样,3年内也不会过度陈化;水分含量大于9%的,难保在3个月内不变质。
茶叶是有保质期的,但与茶的品种有关,不同的茶保质期也不一样。像云南的普洱茶,少数民族的砖茶,陈化的反而好一些,保质期可达10到20年。
古丈毛尖可存放多久?古丈毛尖的存放方法得当,如果您能尽量的消除或者是降低这三种因素的存在,是可以延长古丈毛尖的保质期的,但是,一般来讲,茶叶还是新鲜的比较好。
古丈毛尖有什么发展历史?
战国时期,巴人种茶,制茶和饮茶习俗因楚巴战争传入古丈。
古丈种茶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最早文字记载见著作东汉《桐君录》南北朝。东汉时代,《桐君录》记载:“永顺之南(今古丈县境),列入全国产茶地之一”。
《荆州土地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
唐代杜佑著《通典》记载:“溪州等地均有茶芽入贡。”可见古丈茶在唐代就已被列为皇家贡品。
南北朝时期,《荆州土地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
唐代杜佑《通典》记载:“溪州(今古丈县罗依镇会溪坪)等地均有茶芽入贡”。
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溪州刺史彭士愁不堪连年献贡茶之累,带领五溪民众“侵暴辰澧”。
1874年,甘肃提督杨占鳌卸任回乡,倡导乡亲开辟茶园,以茶养乡。
1906年,《古丈坪厅志》载:“茶之利大矣哉。古丈坪厅之茶,清香馥郁,有洞庭君山之胜,夫界亭之品”。
1920年,杨占鳌之子杨琢臣在古丈坪青云山种茶,外销号“青云银峰”,又称古丈毛尖。
1950年,古丈茶叶远销苏联。
1959年,韶山指名要古丈绿茶招待外宾。
1964年,我国著名的农学家、茶叶专家和社会活动家,现代茶叶事业复兴和发展的奠基人吴觉农撰写文章论证古丈茶溪是茶的原始产地之一。
1980年,古丈毛尖以78美元的斤价行销香港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古丈绿茶批量出口吨价达7800美元。
1982年6月全国名茶评选会上,古丈毛尖跻身全国十大名茶之列。
1986年,古丈毛尖载入《中国名优特产大辞典》。
1996年,古丈毛尖获北京亚运会畅销产品证书。
2000年6月,古丈第一届“茶王杯”斗茶会在县城十字街举行。
2002年4月,第一代机制“古丈毛尖”茶在高峰乡试制成功。同年5月,古丈第二届“茶王杯”斗茶会在县茶叶总厂举行。
2005年古丈毛尖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地方证明商标”。同年5月,古丈第三届“茶王杯”斗茶会在古丈县城石板街举行。
2007年,古丈毛尖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同年,湖南省技术质量监督局发布了“古丈毛尖茶地方标准”(省标准)以及“原产地认证”、QS认证等。同年4月,古丈第四届“茶王杯”斗茶会在小背篓茶苑举行。
2011年5月,“古丈毛尖”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古丈毛尖简介
古丈毛尖,属绿茶类,古今名茶,因地得名,产于湖南武陵山区古丈县,选用适制的茶树品种的幼嫩芽叶,经精细加工制作而成,具有紧直多毫、色泽翠绿、嫩香高悦、滋味醇爽回甘、耐冲泡等特点,具有独特的口感和芳香,被誉为“绿茶中的珍品”。古丈毛尖不同等级茶评
特级:
形状:
细紧圆直、白毫显露、匀整洁净
色泽:
隐翠
汤色:
浅绿明亮
香气:
嫩香香锐持久
滋味:
鲜爽甘醇
叶底:
嫩匀、嫩绿明亮
一级:
形状:
紧结显毫、匀整洁净
色泽:
翠绿
汤色:
浅绿明亮
香气:
嫩香高长
滋味:
醇爽
叶底:
较嫩匀、嫩绿明亮
二级:
形状:
紧结、显毫
色泽:
绿润
汤色:
黄绿明亮
香气:
栗香气味高长
滋味:
醇爽
叶底:
较匀、黄绿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