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2013年湄潭翠芽价格急剧上升的原因

2020-06-24 

1954年将湄江河名与茶名融在一起正式定名。江河美,茶叶香,更加令人神往。湄江茶虽与龙井工艺相似,但由于所用湄潭苦茶品种生长旺盛,节间较长,叶质肥嫩,芽叶肥壮,采摘细嫩匀齐,经过摊晾的鲜叶按杀青、摊晾、二炒、再摊晾,而后低温烘干的工序,手工操作,制作精湛,茶叶品质别具一格。湄潭茶叶是肩形高级绿茶,有40年历史。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设于湄潭境内的中农所相茶试验场,以湄潭苔茶群体品种为原料,仿照龙井工艺试制而成。

 

        2013年三月的湄潭万物复苏,漫山遍野的茶树吐露出翠绿、幼嫩的新芽。“每天早上八点钟就到茶园了,这是今年采摘的第一批茶青。”茶农说,第一批茶青数量不多,每天能采两斤左右。置身青翠欲滴的有机茶园内,层层茶树间嫩芽萌发、清香扑鼻,茶农们身背茶篓,十指翻飞,采摘片片嫩芽。

 

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湄潭春茶已陆续开始采摘。这就是今年的茶叶为什么价格会这么高的原因所在。这个时段的茶叶冲泡后一片片扁平秀直的茶条,顷刻变成一朵朵、一芽一叶的小花在杯中怒放,散发出一股股清香嫩爽的茶香。它既是一种高雅的艺术珍品,又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湄江茶因能与狮峰极品龙井媲美而畅销省内外。

 

湄潭翠芽历史

湄潭种茶历史悠久。唐朝陆羽在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湄潭不仅能产茶,而且茶味很美的论述。宋代则有以茶叶为上贡的记载。如今的湄潭,涌有全国闻名的大型茶场和星罗棋布的农村茶园。有创建于三十年代末的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湄潭翠芽历史

 

湄潭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清《贵州通志》载:“黔省所属皆产茶……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抗战期间,国立浙江大学迁入湄潭办学,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在湄潭筹建实验茶场,提供茶树栽培、育种、制茶、防病等研究,对后来的湄潭茶业影响极大。

 

湄潭茶叶品质优良,品牌众多,有17个获省、部优以上产品,同时拥有遵义市名牌产品及其它优质绿茶。品牌多了,但品牌集中度低,难以形成品牌效应,每年大量江浙茶商入黔,将湄潭茶叶制成龙井、碧螺春,“茶农得小利,加工得大利,茶商得暴利”曾是湄潭茶叶的生存现状。

湄潭茶叶当然不甘于老做“他人替身”。2009年新增茶园7.5万亩,全县茶园面积达28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2.5万亩;茶叶总产量达1.1万吨,产值达6.16亿元,茶业综合收入达1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6%、62.1%、43.7%。在茶叶生产上严把质量关的同时,全力打造茶叶品牌。在“中茶杯”、“中绿杯”等系列国际国内名优茶评比中,先后28次夺得金奖。在“贵州十大名茶”评比中,“湄潭翠芽”荣登榜首。我县相继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称号,被人民网评为“最受百姓欢迎产茶地”。

湄潭翠芽历史渊源

 

1943年,湄潭境内的中农所相茶试验场,以湄潭苔茶群体品种为原料,仿照龙井工艺试制而成;

 

1954年,湄潭县将湄江河名与茶名融在一起正式定名湄潭翠芽。

【满188减100元】贵名茶叶贵州2018明前新茶高山日照湄潭翠芽茶叶云雾高山绿茶散罐装

京 东 价 ¥149.00


 




网友评价:

 

这个牌子喝了很多次了,非常不错。香味足,茶形漂亮。

 

货已收到,这款茶的味道个人感觉很不错,已经购买过多次了。这次的包装更新颖,更人性化。

一天就到了,第二次购买了,店家细心还赠送了茶叶袋夹,谢谢。

 

上瘾了,呵呵,好喝,这味道适合我,离不开这翠牙了。


喝了“湄潭翠芽”,才懂得一生只等一壶茶

 

这座被誉为西北“小江南”的小城,迎着晨曦在黑夜中醒来。街边早餐店热气腾腾的,茶农也早早的钻进了茶园,开始了一天的劳作——“采茶”

 

 

湄潭翠芽的采摘和炒制都极为讲究,叶梗不能留下陷痕,炒制的时候,手法和对火候的拿捏都要求特别精准,这样才能保证每一片叶子怦然发出春的气息。

 

 

游离雅俗间

 

在湄潭会不时看见这样的广告牌,上面写着一句广告语,道是:“一生只等一壶茶”。每当广告进入视线,总感觉这句话很有诗意,“一生”何其长!“一壶”何其短。而把一生这个长长的时间,用“只等”二字,投射到了“一壶茶”。这就是湄潭。

 

 

中国几千年来有个词,都是修身之道——舍得。先舍才能得,舍了生,便无所谓死;舍了老,病也无了依托。更重要的是,放了爱,不去怨,无所求,便没有那如同火焰烧灼般令人痛苦的内心。

然而,世间有几人可以做到?凡是做到的,都已成为传说。在茶中,湄潭翠芽是悟了的,在热水中被煎熬,几起几落,抖落几片翠芽,终于舍了自已,完全融入茶汤之中,散发出清醇的妙香。留下叶底还是干茶的形状,不过红尘历练一番。已经膨大,闪烁氤氲的光芒。只留下满腔香气,回甘袅袅。

 

 

水墨茶香中的小江南

 

湄潭,一个可以让人浮想联翩的名字,如一位温润女子,眉若黛,目如潭,裙如翠,婷婷莞尔,如伊人,在水一方。

早在明朝万历年间,远在西南的湄潭就已经建立了县制,因当时江水环绕小城,城南有二水颠倒流合,弯弯如眉,汇为深潭,故为湄潭。

湄潭是中国名茶之乡,是贵州省最大的产茶区,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特色产茶县,最受老百姓欢迎茶产地,茶品有湄潭翠芽、遵义红、绿宝石等。

多少年过去了,湄江依旧在那里,静静流淌,温润着这座贵州小城。小城不大,却十分繁荣。中国茶城,中国茶海,茶乡大道,相关茶的广告牌、标语、路牌处处可见。茶乡、茶文化的氛围很浓。在进入湄潭城区后,抬头都可以望见已经成为这座小城标志的“天下第一壶”。这座已经获得“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称号的“天下第一壶”,高高矗立在城中的那座小山上,如灯塔,照亮这座小城,让小城灵动了起来。

 

 

中国茶叶第一扇大门

 

1939年秋天,由著名茶人张天福、李联标等率队在西南4省12个产茶区考察后,选址在湄潭创建的中国近代第一个国家级茶叶科研生产机构“国民政府经济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实验茶场”。其创建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战时茶叶经济,意图通过西南国际通道史迪威公路和驼峰航线,将曾受到国际青睐的中国茶叶出口国外,以换取更多的枪支弹药支持前线抗战。

 

 

中央实验茶场在湄潭县十年时间,汇聚了张天福、刘淦芝、李联标、朱源林、夏怀恩等40余位国内知名的茶叶、昆虫、农业技术等专家,在具有悠久产茶历史的湄潭茶区开展了一系列的科研生产活动,创造了累累生产科研成果。不仅成为中国茶叶科研生产机构和茶叶规模化示范种植的开端,开启了中国现代茶业的第一扇大门,还对湄潭县乃至贵州现代茶叶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湄潭县在中国现代茶业和贵州当代茶业的历史性和基础性地位,也为贵州、乃至全国茶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研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一生只等一壶茶

 

在茶乡湄潭,大街小巷,到处是茶馆。
 

贵州高原上的天亮得比较晚,早上八点不到,街上的商铺一家家都还在沉睡时,唯有一个行当的铺子,是肯定开门营业了的——那就是茶馆。
 

尽管茶馆老板起得很早,却仍不及等早茶喝的人早。微寒的晨风里,老板忙前忙后地赶工,喝早茶的人们三三两两地在店门口有一搭无一搭地闲聊着,也不催,好像老板忙不忙,全然与他们无关。

壶里乾坤,茶中日月。一个骨子里都流传着水与茶灵魂的地方。在湄潭,人和茶之间似乎与生俱来就有着一份默契,不浓也不淡。那份感情融在每一杯翠芽里,看不见,只得用心灵去品,才品得出。

 

 

核桃坝的“翠缘”

 

茶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享有“中国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美誉的核桃坝村,位于湄潭县城东北角,行走在这里,茶园青翠,满目是诗画乡村景致,满腔清新空气,满耳婉转茶歌。林木葱笼的浅丘、山峦,绵延起伏的茶园,黔北民居错落亮眼,湄江河岸绿树成荫,公路两旁樱花绚丽,新增种的桂花树郁郁葱葱。一到春暖花开时节,在桃红柳绿的映衬下,满山遍野的茶树呈现出盎然生机,形成了一道亮丽而独具特色的风景线。每家每户在雕花窗上,都刻有精致的小茶壶图案,与县城“天下第一壶”遥相对映,显得格外别致。

 

 

 

上世纪60年代前,当地有一首民谣是这样说的:“核桃坝,几道弯,十年就有九年干,顿顿吃的包谷饭,吃水要翻几座山,小伙一心往外走,姑娘不愿嫁进山。” 

核桃坝在老支书何殿伦的带领下,率先在非耕地上试种茶叶,试种成功后,由党员一户带几户推动种茶,核桃坝村百姓依靠茶业发展,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先后接见该村老支书何殿伦,曾当选为党的十四大代表的他,先后被评为全国劳模、中国茶业界十大风云人物,并以其为原型拍摄的电视专题片——《老茶农》在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播出。老支书去世后,当地村民在村里最好的地段,为他修亭子和塑像。

一碧万顷的茶园和郁郁葱葱的森林,将这个村子完全包围。一天的忙碌和喧嚣后,人们坐在公园里,闻听虫鸣。外来观光客坐在游园,悠闲地刷微博、发微信。中国工程院首位茶学院士陈宗懋在参观了湄潭茶乡尤其是核桃坝生态园之后说:“这是我走过全国很多茶区都没有看到的林茶相间的生态环境。”他认为,这样的茶园是一流的、全世界少有的。

 

 

何殿伦,中国茶业界十大风云人物,并以其为原型拍摄的电视专题片——《老茶农》在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播出。当地村民在村里最好的地段,为他修亭子和塑像。

 

 

 

 

 

除以上论述外

早在康熙年间湄潭县令

杨玉柱邀韩时应等同僚

游湄潭象山时

韩时应触景生情

遂吟出

两岸踏歌声

士女采茶工且艳

 

之后

象山茶园一直保留到民国

才有了后来的实验茶场总部

设于象山脚下的万寿宫

 

才有了今天的的湄潭翠芽

一生只等一壶茶

 

 

 

资料来源:湄潭旅游网官方网站

部分资料来源《20世纪茶工业的背影》

湄潭翠芽简介

湄潭翠芽产素有“云贵小江南”之美称的贵州省湄潭县。该地区年均气温15℃,降雨量1100mm以上,年日照时数1163小时,平均海拔920米,是典型的“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富锌硒”的贵州茶业第一县。

湄潭翠芽不同等级茶评

特级:

形状:

扁平直、光滑匀整

色泽:

黄绿润

汤色:

黄绿明亮、清澈

香气:

清芬悦鼻、栗香浓

滋味:

鲜醇爽口、回味甘甜

叶底:

黄绿明亮、嫩匀

一级:

形状:

扁平直、匀整

色泽:

黄绿润

汤色:

黄绿、清澈

香气:

清香/栗香 持久

滋味:

鲜醇

叶底:

黄绿亮、嫩匀

二级:

形状:

扁直、匀整

色泽:

黄绿

汤色:

黄绿尚亮

香气:

清香(淡香)

滋味:

醇爽

叶底:

黄绿、匀亮度一般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