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关于红茶的冲泡技巧!

2020-06-24 

红茶,因其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是中国的历史名茶,属发酵茶,起源中国明朝,深受海外人士喜爱。红茶制作工艺先进,数据显示红茶中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有益成分。红茶价值极高,可缓解疲劳,利尿,强壮骨骼,抗衰老,养胃护胃,舒张血管。红茶最为著名的莫过于祁门红茶,为我国第二大茶类。


红茶主要有:祁门红茶、正山小种金骏眉滇红

红茶-祁门红茶

红茶-正山小种

红茶-金骏眉

红茶-滇红

红茶,属于是一种发酵茶,茶性温和,茶汤色泽红艳明亮,口感醇厚,非常的好喝。但如何冲泡出一手好红茶汤去品尝,那也是一门技术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关于红茶的冲泡技巧。

红茶的冲泡步骤

1、煮水

新鲜的冷水注入煮水壶里煮沸。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新鲜的水包含了空气,可以将红茶的香气充分导引出来,而隔夜水、二度煮沸的水、保温瓶内的热水都不适合用来冲泡红茶。

2、温器

将滚沸的开水注入茶壶和茶杯,提高茶壶和茶杯自身的温度,利于一会儿泡茶时香气的散发。注水方式以渐歇的方式最好,可以避免水温变化太大。

3、投茶

如果要冲泡浓茶,每人用1茶匙(约2.5克的茶叶量)。但想要冲泡出好红茶,建议最好以2杯的红茶量(约5克)来冲泡成2杯,较能充分发挥出红茶香醇的原味,也能享受到续杯的乐趣。

4、泡茶

将滚水注入盛有茶叶的壶里。一般在水沸腾之后约30秒,待水花形成一元硬币大小的圆形,此时是冲泡红茶最佳时机。

5、冲泡时间

在专业的茶罐上会标有茶叶的浓度,可以根据浓度大小来决定冲泡时间的长短,浓度分为1∽4级,相应时间则是2分钟至3分半钟。

6、出汤

将冲泡好的茶汤倒入喜爱的茶杯中,最好选择底浅杯口较宽的茶杯,这样能够让人充分享受到红茶的芳香,同时欣赏到它迷人的茶色。

红茶的冲泡技巧

1、选好茶

只有好茶,才可以泡出好茶香;红茶,最好的选择是祁门红茶、滇红茶、英德红茶等;冲泡好一杯红茶的分量,那么大概需要的是3克的茶叶,或是一茶匙的茶叶即可。

2、水质好

一般来说,冲泡茶叶,最好是选用无色、无味、含氧量高的水去冲泡是最合适的,如果有山泉水、井水、溪水是最佳的。市场上售卖的矿泉水、纯净水都可以;如果是家庭用水,最好是直接去装水龙头流出的自来水,这样的水含有空气,可引导出茶里面的香气。

3、茶具好

红茶的冲泡,一定要搭配合适的茶具才可以衬托出它的美,才可以发挥出它的香。不同红茶种类,可以选择不同的茶具,比如用碗盖冲泡,紫砂壶冲泡,用沸水冲泡后,然后让茶渣和茶汤分离,然后从壶内慢慢的倒出,分在每个小杯子杯,便于饮用。

4、温度好

冲泡红茶,一定要用90-100度的水温,并且还需要用这样温度的水,去把茶具都分别的烫洗一遍,这样的温杯方式,可以很好的把红茶的茶香味给引导出来。注入水的时候,可以采用悬壶高冲的手法,这样的话,有降温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很好的去激发出茶香味。

红茶的品饮技巧

1、闻香观色

红茶经冲泡后,通常经3分钟后,即可先闻其香,再观察红茶的汤色。

2、品饮尝味

待茶汤冷热适口时,可举杯品味。如果品饮的红茶属条形茶,一般可冲泡2-3次。如果是红碎茶,通常只冲泡一次;第二次再冲泡,滋味就显得淡薄了。

3、注意事项

新茶并非越新越好,喝法不当易伤肠胃,由于新茶刚采摘回来,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这些物质对健康人群并没有多少影响,但对胃肠功能差,尤其本身就有慢性胃肠道炎症的病人来说,这些物质就会刺激胃肠黏膜,原本胃肠功能较差的人更容易诱发胃病。因此新茶不宜多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不要喝。

新茶中还含有较多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质,这些物质还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有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应适量饮用,而且不宜在睡前或空腹时饮用。

不要用茶水送服药物;服药前后1小时内不要饮茶。人参、西洋参不宜和茶一起食用。忌饮浓茶解酒;饭前不宜饮茶;饭后忌立即喝茶;少女忌喝浓茶。



红茶,英文为Black tea。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我国红茶品种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为我国第二大茶类。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中国红茶品种主要有:日照红茶、祁红、昭平红、霍红、滇红、越红、泉城红、泉城绿、苏红、川红、英红、东江楚云仙红茶等,2013年湖南东江楚云仙红茶喜获“中茶杯”特等奖。



相关标签:冲泡红茶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