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滩茶产地介绍
碣滩茶产于湖南省西部沅江中游的沅陵县,因沅陵古时属辰州府管辖,此茶又源于沅陵县的碣滩山,故得名。
产地环境
碣滩,因“滩中礁石竖立如碑”而名;碣滩茶,又因主产于沅水北岸碣滩山而名。碣滩山位于沅水江畔,这里峰峦挺秀,林木苍翠,重云积雾,湍急的沅水在滩头激起层层浪花,被江风雾化后飘然缭绕,使碣滩山终年笼罩在云雾之中。
高山雾雨出好茶,灵山秀水育佳茗。沅陵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沅水中游,处武陵山东南麓与雪峰山东北尾端交汇处,素有“湘西门户”、“南天锁钥”之称。沅陵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76.19%。县境内有百余座山峰,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30余座。
沅陵境内山峦重叠,溪河纵横,地形复杂,沅酉(沅江、酉水)二水广纳百川。沅陵山地,面积大、分布广,海拔高度多在300米以上,适宜于茶叶生长与种植。碣滩茶主产区土壤是板溪群浅变质板岩、千枚岩等,含一定的火山灰成分,其物质组成和化学成分比较丰富,所风化的土壤里也保留了这些成分,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
同时,由于武陵、雪峰两大山脉交汇于此,沅江、酉水两条河流穿境而过,五强溪、凤滩、高滩等三座大中型电站坐落于此,境内有湖南省最大的人工湖——五溪湖,形成山岚水雾常年缭绕的独特的小库区气候,其茶叶生长气候环境得天独厚。
好山好水出好茶。独特地理环境下生长的茶树,芽头肥壮,叶质柔软,茸毛甚多,品质风格独特,氨基酸、咖啡碱、芳香油等物质积累较多,纤维素含量较少,以此原料加工成的沅陵碣滩绿茶,形美色绿、香高味浓、滋味甘醇且比较耐泡。
碣滩茶历史介绍
追溯沅陵茶史,有史记载的距今就有一千八百年以上。据西晋《荆州土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武陵七县即含沅陵县。东晋裴渊《坤元录》亦载:“无射山多茶。”无射山即是沅陵境内的无射山。
唐代时沅陵所生产的“碣滩茶”就已经被列为朝庭贡茶。据唐《辰州府志》记载,“邑中出茶处,先以碣滩者为最,今且已充上贡矣。”早在唐代以前,五溪境内的碣滩周围几十里就有茶树的自然群落,高山云雾出好茶,“碣滩贡茶”“官庄毛尖”久负盛名。
碣滩茶系我国云贵茶叶组系,源远流长。据考早在唐代以前,碣滩周围几十里就有茶树的自然群落。明朝朱元璋改水路驿站为陆路驿站后,碣滩茶被大量移栽到了沅陵县属“辰龙关”前的界亭驿(今官庄镇界亭驿村)。从此,碣滩茶便逐渐衰落,而官庄界亭驿茶日趋兴盛。
1972年冬,垦恢复碣滩茶园。为保持碣滩茶原有质地,对留存下来的古茶树采用插枝、埋芽等办法,进行无性繁殖,逐步恢复发展起来。
清朝名臣左宗棠率军征南蛮,途径官庄,适逢怡溪山洪爆发,左宗棠滞留官庄三天。期间因慕名官庄毛尖亲赴茶坊,品尝后称奇不已,因号令“南征途中,三军饮茶非官庄毛尖莫属”。号令下,官庄茶行茶坊茶农中之存茶,罄售一空。
民族英雄林则徐西赴云南主考,途径沅陵,时有辰州知府张明设宴,特赠官庄毛尖以示诚尊。林品之大为称奇:“郡内有天下第一关,孰之亦有天下第一茶!”。知府特赠联以谢其美誉:“一县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为君清”。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在与周恩来总理的会见中,说到了辰州碣滩茶以及在日本的流传。当时,周总理也不知道碣滩茶产于何地,就通过农业部门从上至下寻找,终于在沅陵沅水江畔的碣滩山上找到了碣滩茶。然而,由于战乱与文革等多种原因,碣滩茶园早已荒芜,碣滩茶也有名无实。
在周总理的直接关心下,1973年,碣滩茶园开始恢复。1980年组织农业科技工作者技术攻关碣滩茶。1982年,中日青年友好代表团访华,一大批日本友人到湖南来访问茶叶,碣滩茶被特别推荐。
碣滩茶简述
碣滩茶为绿茶,其形、色、香、味均独特无二,其外形条索紧细,挺秀显毫,色泽绿润,内质香高持久,有栗香气,滋味鲜醇甘爽,饮后回甘,冲泡后汤色黄绿清透,杯中茶叶时起时落如银鱼游翔。最为奇妙的是,近者因“醉”而不闻其香,远者因“渴”倒倍觉芬芳。一人品茶满屋香气,正是碣滩茶与众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