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黄山毛峰和龙井哪个好

2020-06-24 

黄山毛峰和龙井哪个好?要说好坏,黄山毛峰和龙井茶都有好茶,也都有品质差的茶。最优质那一款黄山毛峰和龙井也是各有特点,无法判断哪个好,哪个不好?

优质黄山毛峰所具备的特征

特级黄山毛峰形似雀舌,白毫显露,色似象牙,鱼叶金黄。冲泡后,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其中“鱼叶金黄”和“色似象牙”是特级黄山毛峰外形与其他毛峰不同的两大明显特征。

外形:

条索:芽头肥壮、匀齐毫显、鱼叶金黄(特级一等);芽头紧偎叶中、峰显隐毫(特级二等);芽叶嫩齐毫显(特级三等);芽叶肥壮匀齐毫显形微卷(一级);芽叶肥壮、条微卷、显芽毫(二级);条卷显芽、匀齐、叶张肥大(三级)。

色泽:嫩绿似玉(特级一等);嫩绿润(特级二等);嫩绿明亮微黄(特级三等);嫩绿微黄明亮(一级);绿明亮(二级);尚绿润(三级)。

内质:

香气:香馥郁持久(特级一等);嫩鲜高长(特级二等);嫩香(特级三等);鲜嫩持久(一级);清高(二级);高香(三级)。

滋味:鲜爽回甘(特级一等);鲜爽回甘(特级二等);鲜醇回甘(特级三等);鲜醇略甘(一级);鲜醇味长爽口(二级);醇厚(三级)。

叶底:嫩黄鲜活(特级一等);嫩匀绿亮(特级二等);嫩绿明亮(特级三等);肥嫩成朵嫩绿明亮(一级);嫩匀、嫩绿明亮(二级);尚匀、黄绿(三级)。

优质龙井所具备的特征

特级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

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浙江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

其余各级龙井茶随着级别的下降,外形色泽由嫩绿一青绿一墨绿,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四级茶开始有粗昧;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色泽由嫩黄一青绿一黄褐。

夏秋龙井茶,色泽暗绿或深绿,茶身较大,体表无茸毛,汤色黄亮,有清香但较粗糙,滋味浓略涩,叶底黄亮,总体品质比同级春茶差得多。

机制龙井茶,当前有全用多功能机炒制的,也有用机器和手工辅助相结合炒制的。机制龙井茶外形大多呈棍棒状的扁形,欠完整,色泽暗绿,在同等条件下总体品质比手工炒制的差。

优质黄山毛峰和龙井的鉴别技巧

黄山毛峰的鉴别技巧

品质佳的黄山毛峰冲泡后会出现雾气凝顶的现象,可见芽叶根根竖立,悬浮于茶汤之中,稍后徐徐下沉,芽挺叶嫩,景象万千。

1,汤色清澈明亮,呈浅绿或黄绿色。比较次的毛峰的茶汤看起来比较暗而深。

2,香气,香高而持久,清鲜馥郁酷似白兰,沁人心肺。

3,滋味,真正的黄山毛峰,品尝起来滋味鲜浓而不苦,回味甘爽,生津润喉;品质比较差的毛峰尝起来苦涩味道比较重,基本上尝不到任何的鲜甜味。

4,叶底,优质的毛峰,叶底匀整,嫩黄成朵,厚实饱满,通体鲜亮。反之则会有很多碎末及掺杂物。

龙井的鉴别技巧

一是观其色,绿茶色泽青翠碧绿,汤色黄绿明亮,是新茶的标志。茶在储藏过程中,构成茶叶色泽的一些物质,会在光、气、热的作用下,发生缓慢分解或氧化,如绿茶中的叶绿素分解、氧化,会使绿茶色泽变得枯灰无光,而茶褐素的增加,则会使绿茶汤色变得黄褐不清,失去了原有的新鲜色泽。

二是闻其香。科学分析表明,构成茶叶香气的成分有300多种,主要是醇类、酯类、醛类等特质。它们在茶叶储藏过程中,既能不断挥发,又会缓慢氧化。因此,随着时间的延长,茶叶的香气就会由浓变淡,香型就会由新茶时的清香馥郁而变得低闷混浊。

三是品其味。因为在储藏过程中,茶叶的酚类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等构成滋味的特质,有的分解挥发,有的缩合成不溶于水的物质,从而使可溶于茶汤中的有效滋味物质减少。因此,不管何种茶类,大凡新茶的滋味都醇厚鲜爽,而陈茶却显得淡而不爽。

综上,黄山毛峰和龙井都是很好的茶叶。实际上无论是黄山毛峰还是龙井都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作为中国十大名茶,那是千百年以来一直没有分出高下。

黄山毛峰简介

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绿茶中的珍品,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因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取名为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不同等级茶评

特级:

形状:

形似雀舌、芽头肥壮白毫显露、有金黄片、匀齐

色泽:

色如象牙、鱼叶金黄

汤色:

嫩绿清澈鲜亮

香气:

嫩绿馥郁持久

滋味:

鲜醇爽回甘

叶底:

嫩黄、鲜活、匀亮

一级:

形状:

条微卷、芽叶肥壮、隐毫、匀齐

色泽:

绿润

汤色:

嫩黄绿亮

香气:

清香

滋味:

鲜醇

叶底:

较嫩匀、黄绿亮

二级:

形状:

条微卷、芽叶较肥壮、显芽毫、较匀整

色泽:

较绿润

汤色:

黄绿亮

香气:

清香

滋味:

醇厚

叶底:

尚嫩匀、黄绿亮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