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的产地主要是在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地区,武夷岩茶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武夷岩茶历史悠久,体现着极大的地方特色。其实,岩茶的制作工艺也是一大特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岩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采摘:采摘过嫩,无法满足焙制技术的要求,成茶香气偏低,味较苦涩;采摘太老则味淡香粗,成茶正品率低。采摘后的运送中要保持鲜叶的新鲜,特别是要保持原有鲜叶的完整性,尽量避免折断、破伤、散叶、热变等不利于保持品质的现象发生。标准采法师“三叶半开面”意思就是顶端驻茶开一半,以下三叶全展开采最好。
萎凋:有日光萎凋和加温萎凋(雨天则采用加温萎凋)。它是形成岩茶香味的基础。萎凋的过程是鲜叶生理失水的过程而且要恰到好处,失水过多则容易形成死叶,水分散发不够,则影响做青。
做青:做青的过程是半发酵形成绿叶红镶边的过程,也是形成花果香气的过程,武夷山做茶师父们会说一句话就是“看青做青”,意思就是没有完全相同刻板式的做法。
炒青与揉捻:炒青的目的是为了是青叶受高热迅速升温,以钝化酶的活性促进香韵和味韵的形成,,而揉捻目的的形成条索(蜻蜓头,蛙皮状),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通过揉捻挤出的茶汁让它凝于表面有利于内含物质的混合和一定程度的转化,便于冲泡。
烘焙:高温复焙,低温久烘,以火调香,以火调味,让香气滋味进一步提高,达到熟化香气,增进汤色和提高耐泡程度的作用。烘焙要根据茶叶含水量来不同情况不同分析的,一般来说第一道烘干是将茶叶外表的水分烘干,第二道就是快马加鞭的将内里的水分再烘干才能到达脱水状态,有些茶比如水仙,或者说水分含量较高的茶叶还需要烘三道到四道。
武夷岩茶手工制作技艺的发明和传承、传播是对茶叶发展的一大贡献。随着茶叶产量的大幅度增长和科学的进步,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岩茶已逐步改为机械制作。
岩茶,因“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而得名。属半发酵茶,青茶(乌龙茶),以“岩骨花香”的独特岩韵著称。主产区为中国福建武夷山茶区。武夷山茶区坐落在福建省西北部,有“奇秀 甲于东南”之誉。
群峰相连,峡谷纵横,九曲溪萦回其间,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武夷山悬崖绝壁,深坑巨谷。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构筑“盆栽式”茶园。武夷岩茶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