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时期。白茶不同于大多数中国其它茶叶,属微发酵茶,由古代中国茶农多年经验制作的传统名茶。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制作工艺也与传统茶叶不同,少了杀青与与揉捻步骤,采摘后,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武汉新洲旧街、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
白茶-白毫银针
白茶-白牡丹
白茶-贡梅
白茶-寿眉
白茶-金花白茶
白茶-月光白茶
福鼎白茶属于白茶类,属于微发酵白茶,白茶是中国特产,其它产茶国家都不产白茶。但白茶的大部分是外销。银针过去销往俄罗斯、德国、法国和爱尔兰等地,白牡丹销往中国香港地区和东南亚国家。
福鼎白茶简介:
福鼎白茶的加工,由萎凋、烘焙2道工序完成。虽然白茶工艺简单,但鲜叶通过长时间的自然萎凋及加工处理,在适宜的温、湿、气、热条件下,其形态发生了深刻的物理与化学变化,形成了白茶特有的外形与内质品质特征。
福鼎白茶多用细嫩的大白茶芽叶为原料。成茶外表为白毫所披覆,呈白色,故称白茶。在初制技术上不炒不揉,只晾晒或结合烘干,以保持茶叶之原形。白茶有芽茶和叶茶之分,共有4个花色品种。单芽制成称银针,叶片制成称寿眉或贡眉,芽叶不分离的称白牡丹。白茶的品质特征以白牡丹为代表,外形芽叶连枝,叶态自然,叶背垂卷。两叶合抱心,绿叶夹银芽,形似牡丹花朵,故称白牡丹。由于白牡丹的芽呈银白色而芽毫显露,叶面是灰绿色,叶背满披白毫,故以“青天白地”来形容;白牡丹的外形要求芽叶完整连枝、肥壮,叶面波纹隆起,切忌断碎;内质香气清鲜,毫香显,滋味鲜醇;汤色杏黄,清澈明亮;叶底嫩绿或淡绿,叶脉微红。
以大白茶品种与水仙品种分别制成的白牡丹称大白或水仙白。两种产品特征有所差别。大白芽叶肥壮,叶色黛绿,香味清鲜甘醇;水仙白叶张肥厚,毫心长,叶色墨绿,香味清芬甜醇。贡眉外形比白牡丹瘦小,白毫少。,叶灰绿带黄色。寿眉不带毫芽,叶灰绿带黄色,香较低,味较淡,汤色浅,叶底较粗硬。
福鼎白茶产品特点:
福鼎白茶就是用产自福鼎“华茶1号”或“华茶2号”茶树的芽叶,不炒不揉,特殊工艺制作而成,其外形芽毫完整,汤色杏黄清澈,滋味清淡、清甜爽口的品质特点。根据采摘芽叶的不同,白茶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新工艺白茶等,近年来,根据市场需要又推出紧压白茶等。
功效
白茶的自由基含量最低,黄酮含量最高,氨基酸含量平均值高于其它茶类。而且福鼎白茶具有清热祛火的功效,白茶提取物对引起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肺炎等细菌生长具有预防作用。
茶树形态
福鼎大白茶树高1.5—2米,幅宽1.6—2米,树势半开张,为小乔木型。分枝较密,节间尚长。树皮灰色。叶椭圆形,先端渐尖并略下垂,基部稍钝,叶缘略向上。通常大12×5.4厘米,长宽比平均为2.2。叶色黄绿、具光泽。侧脉明显,7—11对。锯齿较整齐、明显,27—38对。叶肉略厚,尚软。
一芽二叶长5.1厘米,百芽重23克。花型较大,雄蕊低于雌蕊,盛花期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花量多,结果率高,茶子大而饱满。发芽期在3月上旬,11月中旬停止生长。生长期全年达8个月。
生长势旺盛,抗逆性强,耐旱亦耐寒,虽在零下3—4℃或更低亦不受冻。繁殖力强,压条、扦插发根容易,成活率高达95%以上。产量比当地菜茶高。制成红茶、绿茶、白茶品质均佳。采制银针以芽洁白肥壮、茸毛多最为特色。
福鼎白茶,福建省福鼎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主要品种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具有白茶性清凉,消热降火,消暑解毒等特点。
2004年6月,原国家质监总局正式批准“福鼎白茶”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白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武汉新洲旧街、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白茶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主要品种分为:首日芽、天山白、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