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普洱茶老茶头是怎么做出来的

2020-08-12 

普洱茶,又名大乔木,作为中国历史名茶,起源可追溯到周朝。普洱茶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普洱茶主要有:下关沱茶凤凰沱茶普洱熟茶普洱生茶滇青

普洱生茶

普洱熟茶

凤凰沱茶

普洱茶老茶头也是普洱茶的一种,它香气纯正、口感醇和、汤色通透。那么,普洱茶老茶头是怎么做出来的?相信不少朋友对老茶头都不太了解,不知道它是怎么做出来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普洱茶老茶头的形成过程。

普洱茶老茶头是怎么做出来的?

普洱茶老茶头是指普洱茶在渥堆发酵时结块的茶,相对条索状茶,发酵度正常范围的茶头内含物更加丰富,茶汤更浓厚,更加耐泡,但泡到最后也仍然有大部分茶头不会散开,还是粘稠在一起。

普洱熟茶都是经过人工洒水渥堆发酵的,在这个发酵的过程中,一堆茶的中间会升温,然后茶叶通过自身含有的酶发酵,漫漫变成熟茶。在这个过程中,每过一段时间,就要人工把这堆茶翻几翻,以免里面温度太高把茶给焖焦。发酵过程中经过反复不断地翻,茶叶会分泌出一些果胶来,因为果胶是比较粘稠的,所以有些茶叶就粘在一起变成一团一团的疙瘩。等茶叶发酵完毕后,人们会把这些一团一团的茶叶疙瘩拣出来,用手把它解开,然后放回到茶叶堆里,而有的实在粘的太牢了,如果要解开的话会将茶叶弄碎了,只好另外放成一堆,变成了“疙瘩茶”,所以也叫“老茶头”。

普洱茶老茶头的制作过程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

1、将采摘回来的普洱茶晒干水分;

2、然后就把晒干水分的普洱茶拿到发酵池发酵;

3、发酵过程中,茶叶会分泌出一些果胶来,因为果胶是比较粘稠的,有些茶叶就粘在一起变成一团一团的茶疙瘩;

4、等茶叶发酵完毕后,人们会把这些一团一团的茶叶疙瘩拣出来,用手把它解开,然后放回到茶叶堆里,而有的实在粘的太牢了,如果要解开的话会将茶叶弄碎了,只好另外放成一堆,变成了“疙瘩茶”,所以也叫“老茶头”。

注意事项:在这个过程中,每过一段时间,就要人工把这堆茶翻几翻,以免里面温度太高把茶给焖焦。

普洱茶老茶头的品质特点

普洱茶老茶头的品质特点简单概括为四个:浓厚、耐泡、粘稠、香甜

1、浓厚,是老茶头最突出的特点,甭管什么熟茶,论浓度、厚度在老茶头面前全部扑街,老茶头在茶叶果胶质和菌丝的粘连下,以梗、黄片老叶为骨架,嫩叶为主体,紧实的粘在一起,严严实实,冲泡的时候除了前后泡水薄外,基本汤浓质厚,犹如喝稀粥的赶脚,砂质感凸显,内质饱满丰富,简直是浓厚之典范!

2、耐泡,老茶头的耐泡简直只能用逆天来形容,狂甩其他茶类几条街,其包裹紧实,内质极其丰富,滋味极厚,30泡开外轻轻松松,正常的一泡老茶头桶装水换两次都不换茶的事情比比皆是,甚至泡完了,还可以煮来喝,性价比高的不像话!

3、粘稠、熟茶发酵过程中,在各类纤维素酶、半纤维酶、果胶酶的作用下,大量的多糖物质转化成水化果胶,增加了熟茶的粘稠感,即便是低档熟茶,渥堆发酵后也会有一定程度的粘稠,更不用说老茶头这货了。果胶质本就是重要的粘连物质,外加粘住了很多嫩度较高的茶叶,粘稠度更上一层楼,特别是喝老茶头的时候,在舌面翻转舌头,粘稠的感觉更明显,难怪有人说,喝老茶头有稀饭、稀粥的影子。

4、香甜,老茶头属于外焦里嫩的典型,表层发酵度比较高,里面比较轻,外层往往显焦香味,里层偏甜香,糖香,二者交织,香气较高;甜,是因为老茶头大多数以老叶、梗为骨架,这些低档料甜度一般较高,要是低档料再多些,甜度更足。

本次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大家知道普洱茶老茶头是怎么做出来的了吗?好的普洱老茶头不是垃圾,存放的好,品质优良,一样是好东西。

老茶头简介

在制作普洱熟茶时,需要对茶叶进行人工洒水渥堆发酵,在洒水发酵的过程中,需要对茶叶进行翻动降温,在翻动的过程中,茶叶就会分泌出一些果胶,因为果胶比较黏稠,所以有些茶叶就粘在一起变成一团一团的疙瘩,不容易解开,就形成了“老茶头”。极其耐泡,能泡30次左右。

老茶头不同等级茶评

特级:

形状:

团块紧结

色泽:

褐红

汤色:

醇红如红酒

香气:

清鲜、有陈香

滋味:

入口顺滑、口感醇厚

叶底:

叶片破碎、不完整

耐泡:

30泡左右

一级:

形状:

紧实成块

色泽:

黑褐

汤色:

红褐较亮

香气:

甘甜、稍带陈香

滋味:

甜纯顺滑、细腻

叶底:

欠柔软、不完整

耐泡:

30泡左右

二级:

形状:

结块明显、条索较紧细

色泽:

深褐泛灰

汤色:

褐红

香气:

尚有陈香、鲜

滋味:

顺滑、生津

叶底:

叶底较粗硬,褐暗

耐泡:

20泡左右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