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普洱茶的老家--南糯山茶王树​

2020-08-12 

普洱茶,又名大乔木,作为中国历史名茶,起源可追溯到周朝。普洱茶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普洱茶主要有:下关沱茶凤凰沱茶普洱熟茶普洱生茶滇青

普洱生茶

普洱熟茶

凤凰沱茶

南糯山茶王树

生长于南糯山村委会半坡老寨山箐中,是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的栽培型茶树。1951年8月,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1938年成立的云南省农林厅佛海茶叶试验场的基础上成立,开展茶树地方品种调查工作。当时,在南糯山随处可见许多直径在0.3米以上、树高3~5米的栽培型古茶树,其中:3株主干直径在0.38~0.54米、高3.5~4米、树冠直径8米左右的大茶树。1951年12月,科技人员在当地哈尼猎人的带领下深入山林中考察,发现了1株高8.8米、主干直径0.83米的古茶树,被尊称为“茶王树”。1953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分所的周鹏举实地考察了“茶王树”。1954年,在周鹏举陪同下,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慕名到南糯山考察“茶王树”。1957年,南糯山修通简易公路,国内茶叶界许多专家、教授、学者不远万里,纷纷赶赴南糯山,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技人员一起,对“茶王树”进行多学科综合考察论证,最终推断茶树王树龄达800多年,属栽培型“古茶树王”。1990年12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临南糯山参拜“茶王树”后,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欣然挥毫,留下了“南行万里拜茶王”的珍迹。随着考察、观光人员的增多,“茶王树”周围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树体也受到许多损伤。勐海县政府成立“保护茶树王管理委员会”,采取技术措施,保护和挽救茶树王。1995年“茶王树”不幸“仙逝”。

南糯山“新茶王树”

在南糯山村委会半坡老寨附近的山坡密林中,人们又发现一株较为古老的栽培型古茶树。2002年5月8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张俊及勐海县茶叶办公室主任曾云荣等人实地考察,其树高5.3米,主干基部直径0.76米,胸径0.4米,树姿开张,树幅宽大,为大叶柳芽茶种,测定树龄为800多年。



普洱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大乔木,高达16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上面干后褐绿色,略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中肋上有柔毛,其余被短柔毛,老叶变秃;侧脉8-9对,在上面明显。花腋生,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圆形,外面无毛。花瓣6-7片,倒卵形,无毛。雄蕊长8-10毫米,离生,无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种子每室1个,近圆形,直径1厘米。(标本信息来自中国植物志)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普洱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大乔木,高达16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上面干后褐绿色,略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中肋上有柔毛,其余被短柔毛,老叶变秃;侧脉8-9对,在上面明显。花腋生,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圆形,外面无毛。花瓣6-7片,倒卵形,无毛。雄蕊长8-10毫米,离生,无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种子每室1个,近圆形,直径1厘米。(标本信息来自中国植物志)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相关标签:南糯山普洱普洱茶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