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带大家领略了临沧的自然风光之美和悠久的种茶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秘境临沧的民风民俗,一探临沧最原生态的古村落。发现美,从这里开始。
(临沧资深摄影师符立智摄)
不可错过的原生态古村落
1、沧源县勐角乡翁丁村
临沧市沧源县勐角乡翁丁村是中国现今最后的一个以佤族聚居的原始部落村。
(临沧资深摄影师符立智摄)
全村辖3个自然村,每个村寨依旧延续着群落聚居的样貌,房屋也还保持着原始的建筑风格;
(临沧资深摄影师符立智摄)
居民住房主要是以杆栏式建筑的茅草房为主,房屋主要以竹子、草片为原材料,其特点代表了佤族的原始风貌,是佤族文化的结晶,是沧源古老的见证和象征。
(临沧资深摄影师符立智摄)
2、云县涌宝镇石头寨
云县涌宝镇石头寨村委会,属于山区。这里海拔1600.00米,年平均气温25.00℃,年降水量1200.00毫米,适宜种植等农作物。
(临沧资深摄影师李刚摄)
层层梯田中点缀着一个个村落,而村落前后和山地田间那怎么数也数不清的柿子树,把这里映衬得像一幅幅油画。柿子红透山洼,菜花黄遍村落,麦苗碧浪翻滚……各种不同颜色,不同景物,组成了石头寨独有的风景。
(临沧资深摄影师李刚摄)
3、临翔区博尚镇碗窑村
博尚镇碗窑村委会碗窑村委会,属于半山区。距离镇77.00公里,国土面积5.27平方公里,海拔1770.00米,年平均气温17.00℃,年降水量1750.00毫米,适宜种植油菜、烤烟等农作物。
(临沧资深摄影师符立智摄)
全村辖2个自然村、2个村民小组,共有680户2038人。碗窑组依山傍水,古树成群,保存大量的古龙窑、古民居,山水田园风光自然而生态,历史上曾为布郎族、傣族、拉祜族、汉族居住。
(图为资深摄影师刘为民摄)
4、临翔区章驮乡勐旺村委勐旺大寨
勐旺村大寨自然村隶属于章驮乡勐旺村民委员会。平均海拔1650米,是典型的山区村寨,该自然村属亚热带低纬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干湿分明。
(临沧资深摄影师符立智摄)
勐旺大寨村内80%的建筑为传统建筑,分布非常集中,主要为土木结构、青瓦屋面的汉式建筑。村内主要居民为傣族,是具有非常浓郁的旱傣,服饰及傣族传统习俗保存较好。
(临沧资深摄影师符立智摄)
5、凤庆县鲁史古镇古集自然村
鲁史镇古集村即鲁史古镇自然村,全村辖27个村民小组和1个居民小组,分6个自然村。位于临沧市凤庆县城东北部,是凤庆江北地区的文化中心、交通枢纽,距凤庆县城82公里。
(图为资深摄影师刘为民摄)
滇西茶马古道由西南向东北贯穿鲁史镇其境,在鲁史街形成古驿站。2013年5月,茶马古道鲁史段被列为第七批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鲁史古集村曾一度成为滇缅茶马古道的咽喉重镇,号称"茶马古道第一镇"。是当时通往蒙化(今巍山县)、下关、昆明、丽江、西藏,到印度、缅甸的重要驿站。
(图为资深摄影师刘为民摄)
6、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
南美拉祜族乡,位于临沧市临翔区西南部。东与博尚镇相连,北与章驮接壤,西与耿马县毗连,南与双江县相连。这里最低海拔1500米,最高海拔2835米,年平均气温14.1℃,属冷凉多雨的高寒山区。
(临沧资深摄影师符立智摄)
南美拉祜族属氐羌族群,发源于青海湖畔,自称"葫芦里蹦出来的人",明末清初,因生存需要迁徙到南美,因地域封闭与外界隔绝,通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风格,时至今日依然保存着较为神秘而原始的服饰、饮食、宗教信仰、风俗、舞蹈、工艺品制作的民族文化传统。拉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打歌"。
(临沧资深摄影师符立智摄)
7、东岗彝族村
临翔区平村彝族傣族乡那玉村委会东岗自然村,海拔1540.0米,年平均气温19.0℃,年降水量1200.0毫米。以种植业为主。
(临沧资深摄影师符立智摄)
在这里,汉族、彝族为主(是汉、彝、布朗族混居地),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茶叶、紫胶、核桃、板栗等。
(临沧资深摄影师符立智摄)
临沧的美,在于山川,在于绿水,在于茶叶,也在于这份得以保留的原始村落里最质朴的民族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