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如何辨别陈年普洱茶是否掺了新茶?

2020-08-12 

普洱茶,又名大乔木,作为中国历史名茶,起源可追溯到周朝。普洱茶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普洱茶主要有:下关沱茶凤凰沱茶普洱熟茶普洱生茶滇青

普洱生茶

普洱熟茶

凤凰沱茶

1、捏厚度和泡度。随手拿几片不同年头的七子饼捏一下,5、6年以上的厚度和松散度明显好于较新的茶。由于长期存放其自然陈化发酵,导致老茶会越摆越泡,甚至把一提捆绑的笋叶都撑开撑烂!这是一招最简单直接的鉴别方法!

2、闻气味。(打开绵纸最直接),把茶饼放到鼻尖,深深对茶哈一口气,然后细细闻10秒钟茶饼茶砖散发的气味。对于熟茶来说,三年以内的多少都还残留冲鼻的堆子味,五年以上的则已退尽。对于生茶而言,新茶清香气重,火烟味也会比老茶重,老生茶则是一种陈香。当然,如果有其他怪味和杂味的话,就说明此茶存放得不好有串味或者是带有霉味的湿仓茶。这个方法又比上面的更进一步!老茶友则能区别出烘青还是晒青、干仓还是湿仓、甚至出自哪片产区!
 





     3、看颜色。打开绵纸仔细观看茶叶的内质和颜色。熟茶:老的会略微退为棕红色;生茶:越老的颜色越深,又绿色逐渐转变为黄色乃至棕色。红酒般的汤色是老茶的标准色。经过这三步已经可以鉴别出普洱茶的大致年份啦!

4、看汤色。三年内的较浑浊,越老的汤色越透亮。熟茶越来越由棕变红;生茶越来越由绿变黄,十多年以上则由黄变红。

5、口感。当然是越陈越香,越老越醇厚!但是各种茶口感差异较大,还要看个人喜欢!

6、看出汤。老茶比新茶耐泡,10年以上的出汤次数可以在20甚至50次以上

7、看叶底,主要是看叶底色泽、叶质,新茶叶底,颜色稍淡,泛绿,叶底完整,不腐败,不硬化。老茶色泽褐红、匀亮,花杂少,叶张完整,叶质柔软,;质次的则色泽花杂、发乌欠亮,或叶质腐败,硬化。





普洱茶经过岁月的催化,产生缓慢的转化作用,茶叶会转褐色甚至转深褐色至黑色。普洱茶有老茶和新茶之分,那么怎样辨别普洱老茶?

茶汤:普洱茶20年茶汤呈较淡琥珀红色。有些因存放地点的关系,或本来就发酵较重茶汤会变深琥珀红色,透而明亮并带油光,表面层有植物芳香脂,其实老茶很难说清楚,因做茶的发酵程度,保存条件等会让老茶有很大的差异,总之多喝多比较,喝多了就知道真假。

滋味:老茶长期的自然发酵,浓醇甘润,好的老茶,入口滑顺自然甘甜无刺激性,性转温润....耐泡,不会让人睡不着。



老茶鉴定四字诀:霉、陈、变、劣

:老茶有老味,老茶越老越好,称之陈味或老味。

:有些老茶保存不良若产生霉味就不可喝,生菌数太多有碍健康。

:劣质茶区,或制作手法低劣的茶或茶种即使年代够老,其味道与品质就是不好。

:老茶多变,不同茶区产地,发酵及存放方式会产生不同质变,因此味道香气颜色都有差异,有些会产生特殊香味此类茶非

常难遇,属茶中之极品。


      文 / 古树飘香微信团队



普洱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大乔木,高达16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上面干后褐绿色,略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中肋上有柔毛,其余被短柔毛,老叶变秃;侧脉8-9对,在上面明显。花腋生,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圆形,外面无毛。花瓣6-7片,倒卵形,无毛。雄蕊长8-10毫米,离生,无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种子每室1个,近圆形,直径1厘米。(标本信息来自中国植物志)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普洱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大乔木,高达16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上面干后褐绿色,略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中肋上有柔毛,其余被短柔毛,老叶变秃;侧脉8-9对,在上面明显。花腋生,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圆形,外面无毛。花瓣6-7片,倒卵形,无毛。雄蕊长8-10毫米,离生,无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种子每室1个,近圆形,直径1厘米。(标本信息来自中国植物志)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相关标签:新茶普洱普洱茶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