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教你快速鉴别烘青普洱茶与晒青普洱茶

2020-08-12 

普洱茶,又名大乔木,作为中国历史名茶,起源可追溯到周朝。普洱茶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普洱茶主要有:下关沱茶凤凰沱茶普洱熟茶普洱生茶滇青

普洱生茶

普洱熟茶

凤凰沱茶

普洱茶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大叶种晒青毛茶经手工精制整理或蒸压成型后,长年贮存陈化获得的产品才有收藏价值。所以在这其中,晒青非常重要,因为涉及到后期的转化问题。所以,烘青的普洱茶长期存放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如何区分晒青和烘青呢?

先解释一下,青就是刚采下来的树叶子的那股新鲜劲儿,晒青就是通过阳光晒干,这就要靠天吃饭了,烘青就是用机器快速烘干,提高了生产效率。无论晒干还是烘干,都要先完成前两步,低温轻度杀青和较重手法的揉捻,虽然这也分为手动和自动普洱茶加工工艺中的烘青与晒青程序,是为了便于茶叶运输和存放,而给茶叶脱水,干燥茶叶的工艺。这两种工艺都是为茶叶脱水,但成品却有着极大区别。烘青使用烘干机快速烘干,温度控制在130℃左右,通常6分钟即可完成;而晒青则是利用太阳光自然晒干。

烘青普洱茶和晒青普洱茶成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区别:

1.汤色不同:烘青普洱茶汤色偏绿,晒青普洱茶汤色偏黄。

2.内含物质发生的转变不同:烘青会破坏茶叶的酶类物质活性,后期不会发生转化,各种性状已经稳定。晒青则相反,不会破坏茶叶内含物质的活性,后期在特定条件下,状态会发生变化。

3.香气不同:烘青普洱茶香气浓郁,略有甜味和烘烤味;晒青普洱茶香气比较自然。

4.叶底不同:烘青普洱茶叶底呈绿色,或淡绿色或绿黄色。晒青普洱茶的叶底通常为深绿色。

5.口感不同:烘青普洱茶因为烘干过程破坏了其内含物质的活性,所以饮品起来,口感清爽少涩,味道停留短暂,不耐泡;晒青普洱茶饮品起来厚重浓郁,茶性烈而刺激,生津回甘弹度大且持久,唇齿留香。

6.收藏价值不同:烘青普洱茶不适合收藏,它没有可以转化的活性内含物质,陈茶香气十分稀薄,而且口感单一,干燥沉闷,比较适合及时饮用。晒青普洱茶则会得到时间的美化,经过陈放后,晒青普洱茶会变得更加迷人,口感醇厚柔滑,茶性更加温厚滋润,清新茶香溢于口齿、喉头、鼻腔、室内,韵味十足;回甘生津更加持久。

以上鉴别主要是用于生茶,熟茶其实差别不大。但如果你选择未来还要存放,无论生熟,那一定是晒青普洱茶,只有晒青加工的才是真正具有储藏价值的普洱茶!



晒青是形成乌龙茶、普洱茶、白茶茶叶品质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六大茶类当中,仅有三种茶涉及到晒青工艺的,当然白茶还有一种阴干的,云南月光白不属于晒青范围,但是大部分白茶是属于晒青的工艺的。其中普洱茶,乌龙茶的工艺是绝对离不开晒青的,如果普洱茶的制作工艺不是晒青普洱茶,那么也就不是普洱茶了。晒青晒青适度直接影响摇青、炒青、塑型工序。晒青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



普洱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大乔木,高达16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上面干后褐绿色,略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中肋上有柔毛,其余被短柔毛,老叶变秃;侧脉8-9对,在上面明显。花腋生,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圆形,外面无毛。花瓣6-7片,倒卵形,无毛。雄蕊长8-10毫米,离生,无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种子每室1个,近圆形,直径1厘米。(标本信息来自中国植物志)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普洱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大乔木,高达16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上面干后褐绿色,略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中肋上有柔毛,其余被短柔毛,老叶变秃;侧脉8-9对,在上面明显。花腋生,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圆形,外面无毛。花瓣6-7片,倒卵形,无毛。雄蕊长8-10毫米,离生,无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种子每室1个,近圆形,直径1厘米。(标本信息来自中国植物志)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相关标签:晒青普洱普洱茶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