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

广西苍梧六堡乡黑茶后发酵
六堡茶原产广西苍梧六堡乡的黑茶。 后发展到广西二十余县。清同治年间《苍梧县志》:“产茶多,贤乡六堡,味厚,隔宿不变。"有特殊的槟榔香气。存放越久品质越佳。
 

外形

内质

叶底

茶识一览

中文学名广西六堡茶
原 产 地广西苍梧六堡乡
所属茶类黑茶
细分类别黑茶
产地海拔1000~1500m
制作工艺鲜叶采摘-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复制
发酵程度有外来微生物参与的发酵过程
发酵类型后发酵
品质特征汤色红浓似琥珀, 醇和甘爽, 滑润可口, 有槟榔味

历史创制

六堡茶是历史名茶, 属黑茶类,享誉国内外,因原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现产于梧州茶厂、横县茶厂等地。我国已故著名茶叶专家庄晚芳教授根据南北朝时期的《桐君录》等史料考证,六堡茶的产制历史可追溯到一千五百多年前。苍梧六堡茶,在清嘉庆年间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而列为全国24个名茶之一, 产品远销香港、澳门、日本及东南亚等地,是广西传统的出口产品之一, 在历史上的年产量和销售量曾一度达到1500t左右。1983年,横县茶厂加工的六堡茶获商业部优质产品奖和经贸部荣誉证书。六堡茶经独特的工艺加工精制 而成,耐于久藏,越陈越好,素有“红浓陈醇”四绝著称,具有独特的保健功效。

自然地理

上世纪八十年代广西生产六堡茶的县市20多个,桂东茶区是六堡茶的原产地与主产区,包括梧州市的苍梧、藤县、岑溪等县(市)。该茶区位于广西的东部,大部位于北回归线南侧,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年均气温21℃,无霜期330d,10℃以上的活动积温为6500~7500℃;年均降雨量1500mm。茶园多分布云开大山北麓东段的丘陵山区和华南丘陵坡地或台地,土壤以红壤和砖红性红壤为主,土壤PH值为 3.8-6.5之间。苍梧县的六堡乡位于北回归线北侧,年平均气温21.2℃,年降雨1500mm,无霜期330d。海拔1000-1500rn,坡度较大,茶叶多种植在山腰或狭谷,茶区溪流纵横,山清水秀,日照短,终年云雾缭绕。六堡茶区大部分为云班石沙岩,风化变成黄赤色沙土,含磷、铁质多。

工艺

1. 鲜叶采摘

鲜叶原料多为1芽3、4叶,白天采,晚上制。

2. 杀青

杀青锅温160℃,手工杀青每锅投叶2-2.5kg,下锅后先闷炒后扬炒, 然后闷扬结合,嫩叶多扬少闷,老叶多闷少扬。一般杀青5-6min,到芽叶柔软,茶梗折而不断,叶色转为暗绿为适度。

3. 揉捻

摊凉后进行揉捻,揉捻以整形为主,细胞破损为辅,叶破损率在40%即可,揉时加压要适度,其过程大体如下:轻揉一轻压一稍重压一轻压一轻揉,揉后解块。一般1~2级茶揉40min,3级以下的茶揉45-50 min。

4. 渥堆

将揉好的茶坯放人箩内或堆放在竹笪上进行沤堆发酵,这是决定六堡茶色、香、味的关键工序。堆高3-5c m,每箩装湿茶坯15kg左右,堆沤时间在15h以上,茶堆温度一般在45℃左右为宜,沤堆过程中要注意翻堆散热。经过沤堆发酵之后,茶条会轻散,因此要进行复揉5-6 min。

5. 干燥

分毛火和足火两次进行,传统的方法是用烘笼,摊3.3cm左右,最好是用松明火烘, 烘温80-90 ℃,每隔5-6mm翻拌一次,烘到六至七成干下焙摊凉半小时,即进行打足火,足火温度50-6 0℃,摊叶厚度6.6cm,烘2-3 h,茶梗一折即断即可。

6. 复制

过筛整形一拣梗拣片一拼堆一冷发酵一烘干一上蒸一踩篓一凉置陈化。先进行冷发酵, 将毛茶增湿,含水量达12%,堆沤7~10d,以补初制发酵不足,当茶叶水分干到10%左右,即上蒸半小时,至叶全软为度,叶含水达到 15%~16%。将茶炊蒸后堆置 20-30d,进一步促使茶叶内物质转变。复蒸加工后的成品六堡茶,必须经散发水分,降低叶温后,踩篓堆放在阴凉湿润的泥土库房,至来年运销,而形成六堡茶的特殊风格。

品质特征

外形

条索紧结圆直匀齐,青褐光泽

内质

汤色红黄明亮,香气醇厚,有特殊槟榔香,滋味浓醇爽口,回甘

叶底

黄褐均匀

茶叶泡法

器皿:盖碗水:纯净水茶水比:1:50(每1g茶需投50g水)水温:100℃ 

冲泡步骤如下图:

1.温杯

沸水温洗公道杯后将水倒掉

2.投茶

将适量茶叶投入盖碗

3.润茶

少量沸水润洗茶叶,水量以刚没过茶叶为宜,快速润茶后将水倒掉

4.冲泡

盖碗内注水后静置20s左右后将茶水分离,若干茶较紧结则可稍稍延长时间。

功效作用

降血压,助消化,抗衰老。

人群推荐

一般人群都可饮用,特殊禁忌者除外。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