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因其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是中国的历史名茶,属发酵茶,起源中国明朝,深受海外人士喜爱。红茶制作工艺先进,数据显示红茶中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有益成分。红茶价值极高,可缓解疲劳,利尿,强壮骨骼,抗衰老,养胃护胃,舒张血管。红茶最为著名的莫过于祁门红茶,为我国第二大茶类。
红茶-祁门红茶
红茶-正山小种
红茶-金骏眉
红茶-滇红
11月11日,从2016年中国茶叶科技年会上传出喜讯:宜昌红茶在第四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并位居榜单前三甲。据了解,该产品由宜昌农科院在五峰千珠碧公司研制而成,这是宜昌红茶联盟标准推出之后诞生的首个创新成果。今年,宜昌农科院联合湖北茶产业研究院、三峡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宜昌市信息与标准化所、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茶叶局、湖北长盛川及五峰千珠碧公司等11家茶叶龙头企业,共同发起成立我市首个团体联盟标准——宜昌红茶联盟标准,并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宜昌红茶联盟标准《宜昌红茶·峡州红》。
据了解,宜昌红茶联盟标准于今年9月通过专家评审。评审会上,该标准得到了省农业厅、省质监局、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业内人士的认可。专家一致认为:该标准操作性强,有利于打造宜昌红茶高端品牌,促进宜昌红茶产业提档升级。
宜昌是“宜红茶”的原产地。作为我国传统工夫红茶的典型代表之一,“宜红茶”在史上曾与祁红、滇红齐名,具有鲜明的地理标志特征。然而,我市大小茶企数量众多,且生产标准不一、加工工艺不规范,导致茶叶整体品质得不到有效提升。
为推动茶叶生产标准化,宜昌农科院结合我市“提升绿茶、振兴红茶、发展黑茶”的大战略,依托科研优势,着力补齐红茶产业转型发展的短板。先后承担了市政府“宜昌红茶”特异性新产品新工艺、加工技术标准科技攻关任务,市科技局《高品质宜昌红茶加工工艺研究》和《高香型宜昌红茶加工工艺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着力打造“宜昌红茶”公共品牌,全面加快科创成果转化步伐。
目前,宜昌农科院已筛选出高品质宜昌红茶加工工艺参数,确定了高端宜昌红茶“橘红汤、醇厚味、花果香”的品质特性。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效改善、稳定宜昌红茶品质。
红茶,英文为Black tea。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我国红茶品种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为我国第二大茶类。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中国红茶品种主要有:日照红茶、祁红、昭平红、霍红、滇红、越红、泉城红、泉城绿、苏红、川红、英红、东江楚云仙红茶等,2013年湖南东江楚云仙红茶喜获“中茶杯”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