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以丹霞地貌位尊八闽,境内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岩茶因此得名。并非所有种植在岩石上的乌龙茶,都能称之为武夷岩茶。它必须产自武夷山行政范围内;就连毗邻的建阳,建瓯产的茶也不能算。今天我们就全方位来了解一下岩茶吧!
武夷茶始祖——菜茶
武夷山土生土长的有性繁殖茶树群体种谷称“菜茶”,最早属野生种,在漫长的岁月里任其野生(与其他植物自然杂合后)而形成了不确定性多样性的特征。某些品性特征明显、品质优异、性价比高的菜茶被发现后,被冠以“花名”进行单株采制,又作为“名丛”进行无性繁殖推广,成为武夷岩茶众多品种的主力军。
名枞和品种的区别
所谓的武夷“四大名枞”、“五大名枞”或者是“十大名枞”是在武夷茶茶众多的花名和单枞中经长期提选而出的。也就是说,在众多的花名单枞中,经过不断精心培育、选择、品质鉴定,优中选择优,选择出普通名枞,再从普通名枞中评出名岩名枞,从而形成了现今约定俗成的“四大名枞”、“五大名枞”或者是“十大名枞”。
以神话传说而命名的有:大红袍、水金龟、铁罗汉、白鸡冠、半天腰、白牡丹、吕洞宾、红孩儿、状元红等
以成品茶香型命名的有:肉桂、白瑞香、石乳香、白麝香、夜来香、金丁香等。
以茶树叶色命名的有:白鸡冠、白奇兰、白吊兰、红海棠、红绣球、大红梅、绿蒂梅、黄金锭等......
三“品”大红袍
历史上茶叶长期属于国家专控商品,武夷岩茶以水仙、肉桂等品种名为商品名出口外国,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知道和喜欢大红袍的人也越来越多,市场对大红袍商品茶叶充满意了期待,于是,拼配大红袍面世了,大红袍原为武夷岩茶名枞的名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后人的拓展应用,如今的大红袍有三层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下大红袍分别为品种名称、拼配岩茶商品名称和武夷岩茶品牌名称。
大红袍成品茶特征:外形上呈直条形,紧结重实,色泽绿褐油润。香气馥郁,具有浓郁的花香,久泡不退,滋味上醇厚浓爽回甘,两腮留香,岩韵显露,耐冲泡,历经七次冲泡仍然香味明显。汤色金黄、清澈、明艳,给人富有光泽、靓丽的视觉感受。叶底叶张完整、均匀,质感软绵,绿叶红镶边。
岩茶两生花:水仙和肉桂
“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肉桂和水仙是武夷岩茶两大当家品种,一个以香气取胜,一个以滋味领先;肉桂以其霸气、辛锐、刺激常被比作阳刚的男人,而水仙则以其柔顺、低调、内敛、淡定而被喻为温柔的女人。因为两者在特征上具有极强的互补性,可以满足不同口味人群的需要。水仙和肉桂都是岩茶品种的标杆,岩茶所有的品种都可以以水仙和肉桂为参照,分为阴性和阳性、刚性和柔性、霸气和温和。如铁罗汉、北斗、石乳等等属于肉桂型,白鸡冠、佛手、紫红袍等属于水仙型。
“碧水丹山”育灵芽
岩茶核心产区位于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主要产区——高山生态园位于武夷山市西北部,武夷山脉南坡、武夷山保护区延伸地带,海拨在600-1400米之间;岩茶大部分产区属于海拨较高、多云雾的山地,茶树长年吸纳自然精华,成就“岩骨花香”的特质,成为无与伦比的名茶,历来被赞誉为“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人们习惯把景区“三坑两涧两窠”(倒水坑、牛栏坑、慧苑坑、悟源涧、流香涧、竹窠、九龙窠)视为最佳产区。因肉桂品种深受喜爱,得到大力推广种植,从此人们又把肉桂特征优异的产地也列入重点产区,如马头岩、马枕峰等。
茶韵的感知——品鉴
岩韵,对其最直观的体会就是品饮,把冲泡好的茶汤饮入口腔之中,以六根中的“舌”根为主要感觉官媒介,对茶汤的味、香进行品评和分析,打开舌上的每一个味觉细胞,使身体的因子与自然的信息进行充分、全面的交流、沟通,交换各自所蕴蓄的气质和情感,这一涵化“岩韵”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也是一种身体接受外界影响,从而产生变化的过程。茶之益人,甚至可以疗疾,就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实现。
一款茶叶冲泡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品饮者自身的感受以及茶叶品质,对泡茶的用具、用水,甚至烧水的炭火都有讲究,它们都是影响“岩韵”形成的因子。在武夷山,喝武夷岩茶人们习惯将第一道茶倒在公道杯暂放一边,在品完一泡茶最后再品回第一道茶香,一般洗茶之意指茶不卫生。其实,武夷岩茶炒时锅温达200度以上,焙时也超100度,且足火、都要好多个小时,又要经风选扬筛等,不卫生的情况很少,几乎不存在。
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是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产于福建闽北“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岩茶属半发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最著名的武夷岩茶是大红袍茶。
武夷岩茶的形态特征:叶端扭曲,似蜻蜓头,色泽铁青带褐油润.内质活、甘、清、香。有明显的岩骨花香。武夷岩茶名岩产区为武夷山市风景区范围,区内面积70km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