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又名大乔木,作为中国历史名茶,起源可追溯到周朝。普洱茶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普洱茶主要有:下关沱茶、凤凰沱茶、普洱熟茶、普洱生茶、滇青等
普洱生茶
普洱熟茶
凤凰沱茶
南糯山位于景洪到勐海的公路旁,距勐海县城二十四公里。在傣语里南糯是“笋酱”的意思。据说有一年傣族土司到南糯山巡视,当地哈尼族头人设宴招待,席上的笋酱让土司吃得十分喜欢,于是要求每年要进贡笋酱,南糯山因此而得名。
南糯山是江外茶山中十分重要的一座,种茶历史悠久。传说当年诸葛亮南征,路过南糯山时,士兵不服水土,生了眼病,诸葛亮将手杖插地化为茶树,士兵摘叶煮水,饮之病愈,南糯山因而也有人成为孔明山。诸葛亮征南中是没有到达滇南的,诸葛亮种茶只是一种愿望,一种传说。真正最早在南糯山种茶的是古濮人。后来哈尼族迁入又继续开发。从南糯山茶树种植、发展的历史看,大体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段在上千年前古濮人最先在此种茶。第二段哈尼族迁入南糯山后种植发展。第三段是民国时期,1938年成立了“云南思普区茶叶试验场”在南糯山种植茶树,采用当时的现代化管理方法,种成台阶式,即台地茶种植。还从印度运来茶机设茶厂进行茶叶生产。第四段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南糯山成立茶叶试验站,勐海茶厂在山上初制所进行茶树种植生产。第五段是80年代响应政府号召搞大规模茶园开发,这期间有不少古茶资源被清除改植新茶或者矮化改造。现在南糯山是乔木老树茶、矮化老树茶、台地茶三种并存。南糯山被称为茶树王的栽培古茶树,基部径围达1.38米,树龄800多年,可惜在1994年四去。在茶树王旁2米左右的地方,现在还存活着一株干径超过20厘米的大茶树,据说是茶树王的儿子。后来人们在半坡寨古茶园中新命名了一棵茶树王。
南糯山位于东经100°31′至100°39′,北纬21°53′至22°01′之间,平均海拔1400米,年降水量在1500至175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6℃至18℃,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南糯山茶园面有21600多亩,其中古茶园12000亩。古茶树主要分布在9个自然村,比较集中的是:竹林寨有茶园2900亩,古茶园1200亩。半坡寨有茶园4200亩,古茶园3700亩。姑娘寨有茶园3500亩,古茶园1500亩。南糯山古茶园由于分布较广不同茶区的茶的口感滋味有一定区别。
南糯山茶的基本特征是:条索较长较紧结;一年的汤色金黄,明亮;汤质较饱满;苦弱回甘较快,涩味持续时间比苦味长,有生津;香气不明显;山野气韵较好。(节选自:杨中跃《新普洱茶典》)
普洱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大乔木,高达16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上面干后褐绿色,略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中肋上有柔毛,其余被短柔毛,老叶变秃;侧脉8-9对,在上面明显。花腋生,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圆形,外面无毛。花瓣6-7片,倒卵形,无毛。雄蕊长8-10毫米,离生,无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种子每室1个,近圆形,直径1厘米。(标本信息来自中国植物志)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普洱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大乔木,高达16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上面干后褐绿色,略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中肋上有柔毛,其余被短柔毛,老叶变秃;侧脉8-9对,在上面明显。花腋生,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圆形,外面无毛。花瓣6-7片,倒卵形,无毛。雄蕊长8-10毫米,离生,无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种子每室1个,近圆形,直径1厘米。(标本信息来自中国植物志)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