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家庭怎样才能存放好普洱茶?这些存茶恶习需注意

2020-08-12 

普洱茶,又名大乔木,作为中国历史名茶,起源可追溯到周朝。普洱茶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普洱茶主要有:下关沱茶凤凰沱茶普洱熟茶普洱生茶滇青

普洱生茶

普洱熟茶

凤凰沱茶

在一片越陈越香的叫卖声中,你手中的一提提、一件件的普洱茶真的越陈越香了吗?或者说,你手中的普洱茶还好喝吗?存“废”了没有?

越陈越香,一直是普洱茶最大魅力所在,存上一批普洱,随着时间的流逝,品尝普洱茶味道、香气,口感的不断变化,是很多茶友的一大乐趣。

而且由于到了年份的普洱茶不但价格昂贵,还经常一片难求,所以存茶既是一种乐趣,也是出于经济考虑和好茶难寻的状况。

如果你有以下存茶习惯中的一种,那么你最好拆开自己的普洱茶品尝一下,因为它很可能已经无法越陈越香了。

        存放普洱茶的三大恶习

第一大恶习:露天放置

不少茶友喜欢把普洱像战利品一样展示出来,偏安于书架或客厅一隅,但这种存放方法恰恰对普洱茶的伤害最大:室内的异味、过于干燥或潮湿的空气、日光中的紫外线都是普洱茶陈化的大敌。

第二大恶习:生熟混放

很多茶友了解到普洱茶应当避光避异味之后,将普洱茶装箱封存,但如果将生普洱茶和熟普洱茶封存在同一只箱子中,由于生熟茶的香气有较大不同,反而会相互污染,导致串味,最终同一箱中的生普洱茶和熟普洱茶都会“废”掉了。

第三大恶习:过度通风

很多关于普洱茶储存的文章中单纯强调通风,但事实上,过度通风不但有可能使普洱茶含水率急剧降低,后转化停止,也容易将空气中的有害病菌带入普洱茶,所以普洱茶并不适合在通风环境下长期存储。

【存放环境】

1、湿度:环境相对湿度不要长时间高于80%,处于60%左右最好。

2、保管茶叶的环境中不要有异味,特别是挥发性强的味道,因为茶叶要吸味。

3、茶叶不要处于阳光直射下,阳光长期直射会破坏茶叶品质。

4、通风:普洱茶陈化需要氧气参与,因此普洱茶不要用塑料袋套牢,需要适度的呼吸。

在干燥环境下存放普洱茶满足上述条件比较容易,但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下存放普洱茶,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是防止茶叶受潮。在雨季或夏天,当普洱茶的香味明显闷人的时候就是环境湿度大了,可以用风扇吹一吹,把环境湿度降低,如有抽湿机,也可以启动一会儿,这样茶的香味会降低到正常。如果长时间下雨可以关好门窗,降低外部湿度对房间内的影响,如有条件也可以使用抽湿机;如果没有抽湿设备,存放普洱茶的房间要尽量向阳,阳光也能够降低环境湿度。

其次是,有条件的家庭可以把普洱茶放到陶罐内保存,实践证明,放在罐里茶叶陈化得更香,因为陶罐既能透气,又能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对普洱茶陈化有利。

再其次是,尽量不要打开笋壳包装,并尽可能多的把一类茶放在一起。

普洱茶保管需要实践做支撑,关键是要用心和茶交朋友,同样的普洱茶放在不同的地方、经不同的人收藏,经过一段时间后味道会有差别,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个普洱茶收藏者都参与了普洱茶的生产和品质的创造,你用多少心就有多少回报。存放的经验是在观察中积累起来的,目前这方面无特别权威的专家。



普洱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大乔木,高达16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上面干后褐绿色,略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中肋上有柔毛,其余被短柔毛,老叶变秃;侧脉8-9对,在上面明显。花腋生,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圆形,外面无毛。花瓣6-7片,倒卵形,无毛。雄蕊长8-10毫米,离生,无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种子每室1个,近圆形,直径1厘米。(标本信息来自中国植物志)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普洱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大乔木,高达16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上面干后褐绿色,略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中肋上有柔毛,其余被短柔毛,老叶变秃;侧脉8-9对,在上面明显。花腋生,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圆形,外面无毛。花瓣6-7片,倒卵形,无毛。雄蕊长8-10毫米,离生,无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种子每室1个,近圆形,直径1厘米。(标本信息来自中国植物志)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相关标签:普洱普洱茶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