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又名大乔木,作为中国历史名茶,起源可追溯到周朝。普洱茶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普洱茶主要有:下关沱茶、凤凰沱茶、普洱熟茶、普洱生茶、滇青等
普洱生茶
普洱熟茶
凤凰沱茶
普洱茶的存放与其它茶叶的存放有着质的区别。绝大多数茶叶的收藏都追求“保鲜”以防止茶叶氧化,“保鲜”成为一切措施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普洱茶则不同,惟恐其“鲜”,追求的是加速茶叶氧化,越陈越好,“越陈越香”。因此,保持通风透光、防止污染和提供必要的温湿环境,是收藏普洱茶中应采取的主要措施。(1)保持通风透光:良好的通风,能有效加速茶叶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使茶叶发生非酶促自动氧化;光线能使叶绿素发生光敏氧化降解,使茶叶色泽显著褐变。光线和风的作用,使茶叶陈化加速,逐渐形成普洱茶“汤色红浓、滋味甘醇、越陈越香”的品质特点。因此,不应把普洱茶储藏在黑暗、密闭的环境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光线”,不是将茶叶置于阳光照射之下,阳光直射会使普洱茶出现“日晒味”而影响品味,应在自然光下储藏。
(2)防止茶叶污染:污染,是储藏任何茶叶都十分忌讳的,普洱茶的储藏也不例外。由于普洱茶含有萜烯类化合物和高分子棕榈酸,能很快吸收其他物质的气味而掩盖或改变茶叶本来的气味。所以,家庭储藏普洱茶,应严格防止家庭油烟、化装品、药物、卫生球、香料物(如空气清新剂、灭蚊香片)等常见气味以及人体本身的“体味”的污染。有条件的家庭,最好能有专门的“藏茶室”,亦可将阳台等次生活空间改造为储茶台、储茶柜等。
(3)保持适当温度:对于大多数茶叶的储藏来说,为达“保鲜”的目的,常采用低温甚至是冷冻干燥的储藏方法。普洱茶则不同,为达“陈化”的目的,储藏中应注意创造适当的温度条件。温度能加速普洱茶的自动氧化、多酚氧化和在微生物作用下的酶促氧化。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在20~40。C的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增强,超过此温度,酶活性反而随温度升高而减弱。微生物的活性也有随温度升高而加剧的特点,但温度过高,就会出现“高温杀菌”。因此,保持普洱茶储藏温度在20~25℃,有利于茶品的快速陈化。
(4)保持适当湿度:普洱茶的储藏,仅有温度是不够的。众所周知,微生物的繁育需要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才能快速进行。普洱茶“陈化”过程,其实是一个“氧化”的过程。储藏期间的普洱茶“氧化”无外乎自动氧化、多酚氧化和在微生物作用下的酶促氧化三个类型。只有三种“氧化”同时作用于普洱茶,才能获得快捷的“陈化”效果。因此湿度环境是普洱茶收藏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普洱茶储藏中,保持储藏环境的适当湿度,并不是空气湿度越高越好,在气温较高的季节里,当茶叶含水量超过10%,就很容易发霉而影响饮用价值;在气温较低的季节里,长时间的低温高湿,易使茶叶发“沤”,出现“馊味”。家庭储藏普洱茶,茶叶含水量宜控制在8%~10%。
普洱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大乔木,高达16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上面干后褐绿色,略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中肋上有柔毛,其余被短柔毛,老叶变秃;侧脉8-9对,在上面明显。花腋生,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圆形,外面无毛。花瓣6-7片,倒卵形,无毛。雄蕊长8-10毫米,离生,无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种子每室1个,近圆形,直径1厘米。(标本信息来自中国植物志)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普洱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大乔木,高达16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上面干后褐绿色,略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中肋上有柔毛,其余被短柔毛,老叶变秃;侧脉8-9对,在上面明显。花腋生,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圆形,外面无毛。花瓣6-7片,倒卵形,无毛。雄蕊长8-10毫米,离生,无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种子每室1个,近圆形,直径1厘米。(标本信息来自中国植物志)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