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沱茶

云南省普洱茶不发酵
1975年由云南省下关茶厂研制的紧压普洱茶,形似碗臼。 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经后发酵、摊凉、筛分、拣剔、 拼配、蒸压成型制成。

外形

内质

叶底

茶识一览

原 产 地云南省
所属茶类普洱茶
细分类别绿茶类特种紧压茶/普洱茶紧压茶
制作工艺鲜叶采摘-摊青-杀青-揉捻-晒干-筛分-拣剔-拼配-蒸压-定型干燥
发酵程度不发酵
发酵类型不发酵
品质特征形似碗臼状,色泽油润显毫,适合存放,久存陈香明显

历史创制

1902年由下关"永昌祥”商号成功定型,至今已 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明代谢肇浙在《滇略•卷三》中有"士庶所用, 皆普茶也,蒸而团之"的记载,说明当时已有人制作普洱团茶了。清代阮福在《普洱茶记》中载道:"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 四两重团茶也。”清人张泓在《滇南新语》亦说道: “普茶珍品,则有毛尖、芽茶、女儿之号。女儿茶亦芽茶之类,皆夷女采制,货银以积为妆资,故名。" 从清代史料中,可以看出女儿茶的各种特征:鲜叶采 摘时间为雨前;重量为四两,约合125克;形状为团茶;制作时的散茶用料为芽茶,仅次于毛尖的珍品普洱茶;到了清代,下关沱茶更具雏形。与下关沱茶最接近的是"月饼形”团茶,此茶由景谷县私人茶坊制作,于1900年运销到下关,故又称“景关茶”。"永昌祥"下关茶厂在原有形状上加以改进,既吸取了"月饼形"团茶的小巧和便于运输等优点,又充分考虑到了防止团茶因壁厚而内生霉变,以及在运输、贮藏过程中的后发酵因素。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小碗臼形的下关沱茶。

自然地理

"下关风”源自于夹在苍山及哀牢山间的狭长山谷—春冬两季盛行的西风、夏秋两季盛行的季风,经此山谷穿过,形成强劲的风力,直抵位于山谷出口处的下关镇,下关风由此而得名,下关镇也因这 "四时之风”而被冠以"风城”的名号。而这一年四季不断的下关风,恰好能让盛行于云南地区的紧压茶快速干燥。下关不仅气候独特,区位优势也十分明显一地处滇西要冲,"茶马古道”和"蜀身毒道”皆汇于此。其中,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商贸形式、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茶马古道,连接起了今滇、藏、川横断山脉地区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自唐宋以来就是各民族间进行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清末民初,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等云南主要产茶区的茶叶,都被源源不断地运往下关镇,下关也因此一跃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茶叶生产加工地和交易集散地。

工艺

1. 鲜叶采摘

采摘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一芽二、三叶或一芽三四叶。

2. 摊青

鲜叶薄摊于遮阳网下,经弱日光处理至叶质柔软,叶色稍转暗绿,有明显清香溢出,再移至室内摊放。

3. 杀青

鲜叶放入加热后的铁锅内手炒杀青,投叶量视铁锅大小而定,以翻炒自如不致炒焦为准,炒时须闷抖结合,待茶叶变软颜色深绿时出锅。

4. 揉捻

将杀青结束的茶叶倾倒在竹席上,用手慢慢揉捻茶叶使茶汁溢出,同时塑造茶叶外形。

5. 晒干

揉捻后的茶叶薄摊于大块正方形竹席上,以日光晒干。

6. 筛分

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验收复评,定级归堆,进行毛茶加工,毛茶规格较肥大,紧门筛为5~6孔,割脚筛为24孔,筛分的三、四口茶,经7孔和5孔抖筛。

7. 拣剔

除去碎片、末、梗、茶灰及其他夹杂物

8. 拼配

抖底拼作盖茶,抖面和其他各口拼为底茶。需做到“四个结合”:春夏秋茶结合;高山丘陵与低地茶相结合;大叶种与中小叶种相结合;烘青、炒青、晒青相结合。

9. 蒸压

按照各种沱茶不同规格重量(50g、100g、250g)称好茶量,倒入底部有孔的圆形蒸茶桶内,蒸汽蒸10~20s至茶叶变软,将茶叶装入三角形圆底小布袋内,捏紧袋口在作业台上轻轻揉转,姜口袋置于茶团中央,袋底朝上,放在碗形钢模上,用杠杆人力加压成型。

10. 定型干燥

压制好的沱茶需经过30分钟的摊放冷却、定型,茶团热气散失后即可脱袋,脱袋后用高标纸包好茶叶,放于烘盘冷却定型8~10小时,送至烘房干燥,温度以50℃左右为好,不超过70℃,用时30~50小时。

等级划分


特级沱茶:选用细嫩芽头嫩梢为制作原料
甲级沱茶:以青壮叶为制作原料
乙、丙、大众级沱茶:以粗壮老料为制作原料

品质特征

外形

形似碗臼状,口径8.3cm,高4.3cm,外形松紧适度,色泽褐红,油润显毫

内质

汤色金黄或橙黄明亮,醇厚陈香,醇和回甜

叶底

嫩匀

茶叶泡法

器皿:盖碗,公道杯水:纯净水茶水比:1:50(每1g茶需投50g水)水温:沸水冲泡 

冲泡步骤如下图:

1.温杯

用沸腾的开水冲洗盖碗及公道杯

2.投茶

将茶叶投入盖碗中

3.润茶

少量开水冲入盖碗中,快速润茶后倒出。

4.冲泡

将开水冲入盖碗中,待15~30s后倒出至公道杯中分茶后即可饮用。时间可依据个人喜好略作调整。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