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技术如何改变,祁红的制作原理是永恒的,这保证了祁红能够始终保持绝佳的品质和口感”
——谢永中
19世纪印度茶叶迅速崛起,曾经独霸世界的中国红茶受到极大冲击。在当时以手工制作的中国茶产量开始无法同工业流水线上产出的印度茶抗衡。中国红茶的国际市场全面萎缩,《武夷山市志》记载:“1941年,正山小种红茶产量仅500公斤”。作为红茶鼻祖的正山小种几乎走至寂灭之境,其他自不必说。
1.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
祁门红茶诞生于19世纪下半叶,中国茶叶低靡之际,她凭借着独特的香气一路高歌猛进,在世界高端红茶市场为中国重新赢得了一席之地。至20世纪初,祁门红茶被列入世界三大顶级红茶之列。祁门红茶外观紧细苗秀、色泽乌润,茶汤红浓、具独特“玫瑰花香”。西方人欣赏祁门红茶的独特香气,称其为:“祁门香”。直到今天,祁门红茶仍是世界高端红茶之一,与印度大吉岭,乌瓦红茶并称世界三大高香红茶。
谢永忠作为祁门红茶工艺传承人,自小就开始跟随长辈到山上采茶。1971年,19岁的谢永中进入老祁门茶厂学习祁红的传统制作手艺。他在茶厂里工作了大半辈子。如今已年逾古稀的他,每年茶季,他还会为自己做一小批手工茶。茶叶在祁门当地人看来弥足珍贵,秉承着尽量不浪费的原则,条件再艰苦也会及时付制。
传统的祁门红茶制作工艺需经历4道初制工艺,17道精制工序,极为繁复。经过萎凋后的茶叶需要进行揉捻,有人开玩笑说“老谢洗手都能洗出一脸盆的茶”。叶细胞在双手反复揉搓下破裂,茶汁溢出。揉捻完成的茶放在竹篾中发酵,半青半红的茶叶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发酵后,放在炭火上烘干,祁门红茶的香气开始凝聚。如果是老谢自己喝的茶,只需粗制就足够了,但在茶厂,完成粗制的茶叶还需要进行精制。
精制环节的工序,要先将粗老的茶筛出,装于布袋中打碎,通过不同网径的筛子将不同直径和长度的茶细分整形。整形后,规格统一的茶叶冲泡起来有利于激发更好的口感。做工考究的祁门红茶,从前主要用于出口,因为茶叶价格昂贵,要满足出口的需要,即使是茶厂的师傅也很难喝到自己做的茶。
3.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对于当代人年轻人来说,光阴美妙且长,生命存在着无数种可能,似乎不存在用一生精力只做一件事的选项。因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1971年至今,谢永中将超过半个世纪的时光都倾注在了祁门红茶里,伴随着整个祁门红茶的黄金时代,他也从学徒一路成长为“谢师傅”。因为多年揉茶,青色的茶汁已经融进了掌纹;祁门红茶,融进了他的心里。茶对于他而言,不是生命里的的某一个配角,而是与他同生共长的伙伴和战友。
在每一个仙侠故事里,主人公总是天赋异禀,在某些方面的特质异于常人,最终因着这些特质,终成一代宗师,谱就传奇。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往往普通且平凡,若说一定要在谢永中身上寻找一些过于他人之处,那便是专注:心里只专注一物,一生只专注一事。而这份专注,并非上天赐予,而是他送给自己的礼物。